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斩焉(斬焉)
因丧哀痛貌。《左传·昭公十年》:“孤斩焉在衰絰之中。” 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斩焉:“斩焉,谓其痛之深也。”
分類:哀痛
《國語辭典》:哀素  拼音:āi sù
因哀痛而无心修饰。《礼记。檀弓下》:「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
分類:哀痛
《漢語大詞典》:抆血
擦拭血泪。表示极其哀痛。常用于旧时讣文中。列名的亲属有抆血、拭泪之别,以示亲疏。抆血较拭泪为重。《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李善 注引广雅:“抆,拭也。” 前蜀 杜光庭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刳心抆血,拜手祈天。”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元年:“士民尝胆抆血,共守孤城。”
《漢語大詞典》:恫怨
哀痛怨恨。战国策·燕策一:“ 子之 三年, 燕国 大乱,百姓恫怨。”明史·韩爌传:“恐先帝在天之灵不无恫怨,皇上终天之念何以为怀。”
分類:哀痛怨恨
《國語辭典》:塌然  拼音:tā rán
哀痛、失意的样子。唐。杜甫〈垂老别〉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分類:哀痛失意
《漢語大詞典》:伤悯(傷愍)
哀痛,哀怜。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经营宫室,伤愍旧京。”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行路见吾,犹为伤愍。”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一:“ 超 ( 郗超 )将亡,以一箱书付门生,曰:‘本欲焚之,恐翁年尊必以伤愍致疾,吾死后,若损眠食,可呈此箱。’”
分類:哀痛哀怜
《國語辭典》:躄踊  拼音:bì yǒng
捶胸顿足,形容非常哀痛。《晋书。卷一二四。慕容熙载记》:「苻氏死,熙悲号躄踊,若丧考妣。」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一出:「你躄踊恸哭直恁苦,那堪大雪添凄楚。」
《國語辭典》:擗摽  拼音:pì biāo
捶拍胸部。形容心惊害怕的样子。《文选。马融。长笛赋》:「雷叹颓息,掐膺擗摽。」
分類:哀痛
《国语辞典》:慇慇  拼音:yīn yīn
忧伤、哀痛的样子。《诗经。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慇慇。」
分类:忧伤哀痛
《國語辭典》:搏膺  拼音:bó yīng
搥胸、拍打著胸膛。表示愤怒。《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聊斋志异。卷三。谕鬼》:「跳踉而至,披发成群;踯躅以前,搏膺作厉。」
《漢語大詞典》:怨痛
亦作“ 怨恫 ”。 怨恨,哀痛。国语·周语上:“民神怨痛,无所依怀。”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衍 兴怨痛,使天下霜。”明史·忠义传二·张瑶:“然名既登於天府,恩独后於流官,九泉之下,能无怨恫。”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六》:“不能见信於父母兄弟,而能见信於国人,无怨恫於家邦者,无有也。”
分類:怨恨哀痛
《漢語大詞典》:哀酸
(1).哀痛心酸。三国志·魏志·庞娥传“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昼夜哀酸,志在杀 寿 。”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二公见之,前告叩头,辞理哀酸,求返人世。”
(2).指悲酸的情思。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一缕哀酸直透我的童心。”
《漢語大詞典》:抽割
(1).抽去割除。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若疾发结於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2).谓心肠有如割裂。形容哀痛之极。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奄见薨落,哀慕抽割,震动于厥心。”
《漢語大詞典》:些语(些語)
哀痛之辞。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些语不成骚,商歌鼓长鋏。”
分類:些语哀痛
《漢語大詞典》:辟踊
捶胸顿足。形容哀痛至极。辟,通“ 擗 ”。礼记·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 孔颖达 疏:“拊心为辟,跳跃为踊。孝子丧亲,哀慕至懣,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淮南子·主术训》:“衰絰菅屨,辟踊哭泣,所以諭哀也。”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志忠 仰天祝曰:‘以先帝之仁圣,遭祸乱至此,今无血胤,海内伤之,若果先帝子,愿天诱其衷。’遂辟踊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