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善道
善加诱导。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
(1).犹正道。 汉 陆贾 新语·明诫:“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 明 李贽 《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
(2).好的途径,好的方法。 明 刘基 《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进脩之善道也。”
(3).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县 北。左传·襄公五年:“ 晋 将为之合诸侯,使 鲁 卫 先会 吴 ,且告会期。故 孟献子 、 孙文子 会 吴 于 善道 。”
《分类字锦》:忠告善道
论语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集解忠告以是非告之以善道导之
分类:
《国语辞典》:能言善道  拼音:néng yán shàn dào
口舌伶俐、善于说话。如:「亏他能言善道,否则难保不挨骂。」也作「能说惯道」。
《国语辞典》:能说善道(能说善道)  拼音:néng shuō shàn dào
擅长于以言语或道理来说服别人。如:「他能说善道,常常为我们社区向有关单位争取到很多应有的福利。」
《国语辞典》:守死善道  拼音:shǒu sǐ shàn dào
誓死维护学说或道统。《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旧唐书。卷八○。褚遂良等传。史臣曰》:「而韩、来诸公,可谓守死善道,求福不回者焉。」
《漢語大詞典》:十善道
即十善。魏书·释老志:“心去贪、忿、痴,身除杀、淫、盗,口断妄、杂、诸非正言,总谓之十善道。能具此,谓之三业清净。”参见“ 十善 ”。
分類:十善
《國語辭典》:十善  拼音:shí shàn
佛教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十项道德行为。《大智度论》卷四六:「复次,有二种戒,有佛时或有或无;十善有佛无佛常有。」
《國語辭典》:三善道  拼音:sān shàn dào
佛教称轮回中处境较好的三类众生。即天、人、阿修罗。《大智度论》卷三○:「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