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起高调(起高调)  拼音:qǐ gāo diào
扯开喉咙,大声说话。如:「他为人温厚,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从不起高调。」
《漢語大詞典》:乾嗌
喉咙干渴。吕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 陈奇猷 释:“说文:‘嗌,咽也。’案此‘嗌’指咽喉。”
分類:喉咙干渴
《漢語大詞典》:铜嗓子(銅嗓子)
嗓音浑厚洪亮的喉咙。 梁斌 《红旗谱》二:“﹝ 朱老忠 ﹞放开铜嗓子,铜声响器地喊出来。”
《国语辞典》:临噎掘井(临噎掘井)  拼音:lín yē jué jǐng
食物塞住喉咙时才要挖井取水来喝。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比喻事到临头才要应对,缓不济急。如:「凡事必豫为之谋,临噎掘井,终难成事。」
《国语辞典》:如鲠在喉(如鲠在喉)  拼音:rú gěng zài hóu
好像鱼骨刺在喉咙。比喻不把障碍除去则心不能安。
《国语辞典》:为民喉舌(为民喉舌)  拼音:wéi mín hóu shé
充当人民的喉咙、舌头。比喻代替人民说话,表达意见。多用于致赠民意代表的题辞。如:「陈议员为民喉舌不遗馀力,替民众争取了不少权益。」
《国语辞典》:打噎  拼音:dǎ yē
因食物哽住喉咙而致气逆。如:「他每次吃饭时都狼吞虎咽,因此一不小心就会打噎。」
《国语辞典》:喉片  拼音:hóu piàn
将药融入砂糖中,凝固而成的药片。主要治疗喉咙肿痛及喉咙发炎。
《国语辞典》:鲠住(鲠住)  拼音:gěng zhù
硬物阻塞在喉咙。如:「吃东西时说话,容易被鲠住。」
分类:阻塞喉咙
《国语辞典》:扯开嗓子(扯开嗓子)  拼音:chě kāi sǎng zi
张开喉咙,高声叫喊。如:「在公共场合,千万不要扯开嗓子大呼小叫。」
《国语辞典》:吃饭防噎(吃饭防噎)  拼音:chī fàn fáng yē
(谚语)吃饭时预防食物哽住喉咙。比喻做事要审慎。《水浒传》第一○回:「只要堤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国语辞典》:嗓门儿(嗓门儿)  拼音:sǎng mén ér
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如:「他们俩越说嗓门儿越大,渐渐的就吵了起来。」
《漢語大詞典》:干嗌(乾嗌)
喉咙干渴。吕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 陈奇猷 释:“说文:‘嗌,咽也。’案此‘嗌’指咽喉。”
分類:喉咙干渴
《漢語大詞典》:齁喽喽(齁嘍嘍)
(1).鼻息声。形容酣睡。
(2).喉咙为痰所塞而发出的声音。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只见他齁嘍嘍的冷涎潮,他可早血流出七窍,冷冰冰的僵了手脚。”
《國語辭典》:骨鲠在喉(骨鯁在喉)  拼音:gǔ gěng zài hóu
鱼刺卡在喉咙里。比喻心中有事,不吐不快。如:「要我隐瞒这件大事,真像是骨鲠在喉,难受极了!」
分類:喉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