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吆吆喝喝
吆喝。大声喊叫。《水浒传》第一○二回:“只见一簇人亚肩迭背的围着一个汉子,赤着上身,在那阴凉树下,吆吆喝喝地使棒。”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见那些卖吃食的吆吆喝喝,沿街又横三竪四摆着许多笤帚簸箕掸子毛扇儿等类的摊子担子。” 徐迟 《财神和观音》:“一个肥头肥脑的副官吆吆喝喝的指领他们到了一座大洋楼前面。”
《國語辭典》:喓喝  拼音:yāo he
高声呼喝。《金瓶梅》第二二回:「那王八见我喓喝骂起来,他就即夹著衣裳,往外走了。」也作「么喝」、「吆喝」。
分類:吆喝
《國語辭典》:信口开喝(信口開喝)  拼音:xìn kǒu kāi hē
不加思索的随意乱说。元。张养浩〈新水令。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套。离亭宴煞〉:「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也作「信口开合」、「信口开河」。
《國語辭典》:信口开合(信口開合)  拼音:xìn kǒu kāi hé
嘴巴随意开合。比喻不加思索的随意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也作「信口开喝」、「信口开河」。
《国语辞典》:呼么喝六  拼音:hū yāo hè liù
1.么、六为骰子点数。呼么喝六形容赌博时的喧哗声。《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些掷色的在那里呼么喝六,攧钱的在那里唤字叫背。」《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听得这房里浅斟低唱,那屋里呼么喝六。」
2.举动浮躁,盛气凌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如今贾母庆寿这样大事,乾看著人家逞才卖技办事,呼么喝六弄手脚,心里早已不自在。」《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如今看见出局的轿子,一般是呼么喝六,横冲直撞。」
《国语辞典》:呼三喝四  拼音:hū sān hè sì
划拳时的喧闹声。泛指高声喧哗。《红楼梦》第六二回:「这些人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
《国语辞典》:喝风痾烟(喝风痾烟)  拼音:hē fēng ē yān
比喻贫穷得没有饭吃,挨饿。《儒林外史》第五○回:「只因家下日计艰难,没奈何出来走走,要说是个秀才,只好喝风痾烟。说是个中书,那些商家同乡绅财主们,才肯有些照应。」
分类:贫穷挨饿
《国语辞典》:喝六呼么  拼音:hè liù hū yāo
掷骰子赌博。如:「几个人在屋子里便喝六呼么起来。」
《国语辞典》:喝五吆三  拼音:hè wǔ yāo sān
大声吆喝、叫喊。《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你这姐姐,只好躲在夫人跟前拆白道绿、喝五吆三,那曾见希奇的活宝来?」
《国语辞典》:喝哑吧酒(喝哑吧酒)  拼音:hē yǎ bā jiǔ
饮酒时不谈话、不猜拳。如:「每次喜宴上他总是一个人喝哑吧酒,真是个怪人!」
《国语辞典》:喝雉呼卢(喝雉呼卢)  拼音:hè zhì hū lú
古时用五木骰赌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犊;一面白色,上刻雉鸡。一掷五骰若皆全黑为最大,称为「卢」;四黑一白,次之,称为「雉」。喝雉呼卢本指掷骰子时的呼声,后亦指赌博。《幼学琼林。卷四。技艺类》:「掷骰者,喝雉呼卢。」也作「呼卢喝雉」。
《国语辞典》:吃喝拉撒睡  拼音:chī hē lā sā shuì
泛指平常的生活情况。如:「他的生活里除了吃喝拉撒睡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分类:平常
《国语辞典》:当衣买酒喝(当衣买酒喝)  拼音:dàng yī mǎi jiǔ hē
(歇后语)顾嘴不顾身。意谓只顾眼前所需,而不管将来如何。比喻人考虑不够周全。如:「这件事因为你当衣买酒喝──顾嘴不顾身,才会一败涂地。」
《国语辞典》:牛不喝水强按头(牛不喝水强按头)  拼音:niú bù hē shuǐ qiáng àn tóu
比喻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红楼梦》第四六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
《国语辞典》:喝茅成剑,撒豆成兵(喝茅成剑,撒豆成兵)  拼音:hè máo chéng jiàn,sǎ dòu chéng bīng
比喻具有一种神奇、特异的能力。《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知远军下有一个使妖兵的人,唤做马殷,会藏形匿影,喝茅成剑,撒豆成兵。」
《国语辞典》:小器鬼喝凉水(小器鬼喝凉水)  拼音:xiǎo qì guǐ hē liáng shuǐ
对吝啬行为的讽刺语。意指吝啬的人得不到好处。如:「你别太吝啬了,小心小器鬼喝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