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烘染  拼音:hōng rǎn
烘托渲染。《红楼梦》第三八回:「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著。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焦墨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唐子畏 《溪山秀远》绢本……焦墨皴擦,极似 马远 、 夏珪 。” 王颂余 《中国画技法述要·墨法》:“用干笔蘸浓墨,传统叫‘焦墨’,焦墨可以说是最干的浓墨。”
《國語辭典》:中锋(中鋒)  拼音:zhōng fēng
1.一种运笔方式。写毛笔字时,不论如何运转,笔锋均保持在笔画的中间。也称为「正锋」。
2.篮球、足球等比赛时,担任中间前锋的队员。
《國語辭典》:四君子  拼音:sì jūn zǐ
1.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后又称为「四君子」。
2.中医上指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的合称。《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國語辭典》:石绿(石綠)  拼音:shí lǜ
孔雀石的别名。参见「孔雀石」条。
《國語辭典》:三病  拼音:sān bìng
三种疵病:(1)国画上用笔的三种缺点。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卷一。叙论》:「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2)印度古代医学将人类的病因分成风、寒、气三病。《阿閦佛国经。卷上》:「其佛刹无有三病,何等为三:一者风,二者寒,三者气。」
《國語辭典》:三毒  拼音:sān dú
佛教谓贪爱、瞋恚、愚痴三种心态上的缺点。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烧然。」
分類:佛教三毒
《國語辭典》:水墨画(水墨畫)  拼音:shuǐ mò huà
国画中专用水墨渲染而成的画。宋。范成大〈虎牙滩〉诗:「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
《漢語大詞典》:战笔(戰筆)
国画中的曲折颤动的笔法。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孙尚子:“﹝ 孙尚子 ﹞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 宋 米芾 画史:“ 江 南 周文矩 士女,面一如 昉 。衣纹作战笔,此盖布文也。”
《國語辭典》:大斧劈  拼音:dà fǔ pī
国画画山的皴法。点染山石,如斧劈形者,称为「大斧劈」。宋李唐、马远、夏圭等多用之。也称为「大斧劈皴」。
《漢語大詞典》:绿青
矿石名。又称扁青、石绿。可用为国画颜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绿青﹝释名﹞:“ 陶弘景 曰:‘此即用画緑色者,亦出空青中,相挟带。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緑青,正相反矣。’ 苏恭 曰:‘緑青即扁青也。’”
《漢語大詞典》:朽炭
谓作国画勾勒草图的炭笔。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尧民》:“我如相绘事,素质施朽炭。”参见“ 朽笔 ”。
《漢語大詞典》:朽笔(朽筆)
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清 方薰 山静居画论卷上:“今人作画,用柳木炭起稿,谓之朽笔。古有九朽一罢之法,盖用土笔为之。”
《國語辭典》:小斧劈  拼音:xiǎo fǔ pī
国画皴法之一,钩勒山石纹理,崭刻如斧劈一般,其较细碎者称为「小斧劈」。宋朝刘松年、明朝唐寅等人,皆擅长此种画法。
《漢語大詞典》:战掣(戰掣)
颤动拖拽。国画的一种笔法。也叫“颤掣”。 明 杨慎 《画品·花竹》:“ 李煜 好金索画, 唐希雅 常效之。乘舆纵骑,因其战掣之势,以写竹树。”
《国语辞典》:绛青(绛青)  拼音:jiàng qīng
以国画颜料胭脂和花青等量调和而成的颜色。宋。苏轼〈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诗:「玄黄杂雨战,绛青表双蟠。」
《漢語大詞典》:朽笔(朽筆)
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清 方薰 山静居画论卷上:“今人作画,用柳木炭起稿,谓之朽笔。古有九朽一罢之法,盖用土笔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