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1,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应图求马
图画云台(又作:台图)
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卧游图
词典
画图
图画
图书
披图
不图
此图
龙图
浮图
远图
图史
图经
典故
应图求马

相关人物
曹植


《艺文类聚》卷九十三
魏陈王曹植《献文帝马表》曰: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

例句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典故
图画云台
 
台图
  
云台公
 
云台勋
 
云台画将
 
云台画象
 
相关人物
邓禹


《东观汉记》卷二《显宗孝明皇帝纪》
永平三年诏曰:「登灵台,正仪度。」春二月,图二十八将于云台。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尔。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
永平初,援女立为皇后。显宗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独不及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笑而不言。至十七年,援夫人卒,乃更脩封树,起祠堂。

简释

云台画象:指表彰功臣。唐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云台画形象,皆为扫氛妖。”


例句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司空图 商山二首

几人欲话云台峻,独我方探禹穴深。 吴融 秋日感事

云台画像皆何者,青史书名或不孤。 唐彦谦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

先生不入云台像,赢得桐江万古名。 方干 题严子陵祠二首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李隆基 送张说巡边

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杜牧 少年行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杜甫 有感五首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吾病日回首,云台谁再论。 杜甫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杜甫 述古三首

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不及云台议,空山老薜萝。 罗隐 轻飙

献凯云台中,自言塞上雄。 袁瓘 鸿门行

松桂生丹禁,鸳鹭集云台。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韦应物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韦应物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典故
在朝廷最好图西事

相关人物
吕夷简
 
范仲淹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范仲淹〉~336~
范文正初排吕许公,勇于立事,自越州还朝出镇西事,恐许公不为之地,无以成功,乃为书自咎,解仇而去。其后以参知政事安抚陕西,许公已老居郑,相遇于途。文正身历中书,知事之难,惟有悔过之语。许公欣然相与语终日。许公问:「何为亟去朝廷?」文正言:「欲经制西事。」许公曰:「经制西事莫若在朝廷之便。」文正为之愕然。故欧公神道碑言:「二公晚年欢然相得。」由此故也。后生不知,皆咎欧阳公,予见张公安道言之乃信。
典故 
卧游图

相关人物
宗炳


《宋书·宗炳传》
(宗炳)好山水,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简释

卧游图:指称赏画。宋陆游《小阁纳凉》:“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例句

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陆游 小阁纳凉

《國語辭典》:画图(畫圖)  拼音:huà tú
1.绘画各种图形。《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滑临黄河,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堤。仿奏移河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唐。高适〈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2.图画。《晋书。卷八四。刘牢之传》:「玄大喜,与敬宣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敬宣共观,以安悦其志。」《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玉英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3.图像、画像。唐。薛媛 写真寄夫诗:「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
4.比喻优美的景色。唐。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國語辭典》:图画(圖畫)  拼音:tú huà
1.画绘形象。《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
2.谋策。汉。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发愤毕诚,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
3.以线条、色彩绘成的画。如:「墙上挂了一幅图画,描绘的是斜阳夕照的景象。」
《國語辭典》:图书(圖書)  拼音:tú shū
1.书籍。《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
2.地图户籍。《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3.河图洛书的简称。参见「河图洛书」条。《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
4.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参见「图谶」条。《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
5.图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著他的号,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
《國語辭典》:河图洛书(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黄河,而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后世将河图洛书都视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简称为「图书」。
《國語辭典》:图谶(圖讖)  拼音:tú chèn
河图、符命等有关王者受命徵验的书籍。流行于东汉,多为预言或隐语。如「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即预言刘季作天子。其实是事后附会的说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三国演义》第八○回:「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也作「图录」、「图箓」、「图书」。
《漢語大詞典》:披图(披圖)
展阅图籍、图画等。《后汉书·卢植传》:“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 舜 以甲子之朝,披图而巡 洛 。” 沈宗畸 《题高丽闵王妃遗像》诗:“釃酒难招海国魂,披图喜识春风面。”
分類:图籍图画
《國語辭典》:不图(不圖)  拼音:bù tú
1.不料。《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文选。刘琨。劝进表》:「不图天不悔祸,大灾存臻。」
2.不贪图。《文选。扬雄。长杨赋》:「虽然亦颇扰于农人,三旬有馀,其廑至矣,而功不图。」
《韵府拾遗 虞韵》:此图(此图)
杜甫诗皆与此图筋骨同
《國語辭典》:龙图(龍圖)  拼音:lóng tú
1.河图。相传龙马从黄河中背负而出的图。《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牺代之,受〈龙图〉,画八卦,所谓『河出〈图〉』者也。」
2.宋代龙图阁直学士的简称。如范仲淹进龙图阁直学士,羌人呼为「龙图老子」、包拯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官刚毅正直,后世称为「包龙图」。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國語辭典》:浮图(浮圖)  拼音:fú tú
1.佛陀的别名。参见「佛陀」条。
2.佛塔。《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设法夫人救他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也作「佛图」、「浮屠」。
分類:浮图
《國語辭典》:浮屠  拼音:fú tú
1.佛陀的别名。参见「佛陀」条。《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楚王英传》:「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2.佛塔。《西游记》第三三回:「这个泼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作「佛图」、「浮图」。
3.复姓。如唐代有浮屠泓。
《漢語大詞典》:远图(遠圖)
深远的谋划。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荣成伯 曰:‘远图者,忠也。’”后汉书·章帝纪:“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绩远图,復 禹 弘业。” 李贤 注:“远图,犹长筭也。”北齐书·高乾传:“时 高祖 虽内有远图,而外跡未见。”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卑 汉 唐 之近事,慕 尧 舜 之远图。”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负抚绥之重任,昧经国之远图。”
分類:深远谋划
《漢語大詞典》:图史(圖史)
图书和史籍。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进思才淑,傍综图史。”《旧唐书·宋璟传》:“且 苍梧 之野, 驪山 之徒,善恶分区,图史所载。” 清 吴伟业 《赠钱臣扆》诗:“花萼一楼图史遍,竹梧三径管絃新。”
分類:图书史籍
《漢語大詞典》:图经(圖經)
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唐 王建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诗:“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 蔡邕 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徐汉玉:“行至 来宾县 ,得图经,视之, 唐 严州 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中》:“辨疆域者有图经, 挚虞 以作畿服经也。”
《漢語大詞典》:云台(雲臺)
(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漢語大詞典》:云阁(雲閣)
(1).阁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选·张衡〈东京赋〉》:“迺构 阿房 ,起 甘泉 ,结 云阁 ,冠 南山 。” 薛综 注引《三辅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阁 ,欲与山齐。”
(2).泛指高耸入云的楼阁。文选·扬雄〈甘泉赋〉:“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李善 注:“云阁,言高连云也。”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於城隅。”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日中市朝满》:“云阁綺霞生,旗亭丽日明。”
(3).状如楼阁的云层。 南朝 陈 张正见 《神仙篇》:“六龙驤首起云阁,万里一别何寥廓。”
(4).指 云台 。图画功臣名将之像以示纪功的楼阁。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詎知 云阁 ,名在功臣。” 倪璠 注:“ 云阁 ,《汉书》所谓‘云臺’是也。臺、阁通称矣。”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诗:“壮士不可轻,相期在 云阁 。” 王琦 注:“ 云阁 ,犹 云臺 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阿文成公》:“ 高宗 纯皇帝 赐其七十寿联云:‘耆筵锡庆高千叟, 云阁 铭勋赞上台。’”参见“ 云臺 ”。
《漢語大詞典》:云台(雲臺)
(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國語辭典》:卧游(臥遊)  拼音:wò yóu
不能亲身去旅游,单从绘画、游记、图片等资料中去想像。如:「订阅本旅游杂志,让你卧游天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那山人蓝田叔也来皈依,替我画了四壁蓬瀛。这荒山之上,既可读书,又可卧游,从此飞升尸解,亦不算懵懂神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