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6,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土木之变
土木之祸
土木之难
土牛木马
土疠
土沥青
土里土气
土老帽
土家族
土浆
土橿
土降
土脚蛇
土阶茅茨
土阶茅屋
《國語辭典》:土木之变(土木之變)  拼音:tǔ mù zhī biàn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英宗信宦官王振的意见,率领大军亲征也先,于土木堡兵败被俘,兵士死伤惨重。史称「土木之变」。
分類:瓦剌
《漢語大詞典》:土木之祸(土木之禍)
见“ 土木之变 ”。
《國語辭典》:土木之变(土木之變)  拼音:tǔ mù zhī biàn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英宗信宦官王振的意见,率领大军亲征也先,于土木堡兵败被俘,兵士死伤惨重。史称「土木之变」。
分類:瓦剌
《漢語大詞典》:土木之难(土木之難)
见“ 土木之变 ”。
《國語辭典》:土木之变(土木之變)  拼音:tǔ mù zhī biàn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西元1449),英宗信宦官王振的意见,率领大军亲征也先,于土木堡兵败被俘,兵士死伤惨重。史称「土木之变」。
分類:瓦剌
《國語辭典》:土牛木马(土牛木馬)  拼音:tǔ niú mù mǎ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形似牛马而非牛马,比喻有其名而无实用。《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周书。卷二三。列传。苏绰》:「若门资之中而得愚瞽,是则土牛木马,形似而用非,不可以涉道也。」
《骈字类编》:土疠(土疠)
素问: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
《國語辭典》:土沥青(土瀝青)  拼音:tǔ lì qīng
为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常见于石油产地。由重油凝固成的天然产物。色黑,可用以封蜡、铺路等。
《國語辭典》:土里土气(土裡土氣)  拼音:tǔ lǐ tǔ qì
形容人的穿著、言行不合时尚。如:「造型土里土气的『阿三哥』与『大婶婆』是台湾五○年代的漫画明星。」
《漢語大詞典》:土老帽
粗鲁而头脑简单的乡下人(含贬义)
《國語辭典》:土家族  拼音:tǔ jiā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或称意即本地人。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毗邻的湖北西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兼用汉语及苗语。由于居住山区,擅长开辟梯田,也种植油桐。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行火葬,后受汉族影响,亦行土葬。因与苗、汉杂居,故文化、生计都受到影响。
《漢語大詞典》:土浆(土漿)
即地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枫树生者啖之,令人笑不得止,治之,饮土浆即愈。”参见“ 地浆 ”。
《漢語大詞典》:地浆(地漿)
黄泥浆水,古人用来解毒。宋史·方技传上·刘翰:“半天河、地浆、皆水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地浆﹝释名﹞引 陶弘景 曰:“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故曰地浆,亦曰土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张华 博物志、 陶弘景 《名医别録》并载‘地浆解毒法’。”
《骈字类编》:土橿
尔雅:杻檍。注:一名土橿。
《骈字类编》:土降
素问: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
《漢語大詞典》:土脚蛇
见“ 土虺蛇 ”。
《漢語大詞典》:土虺蛇
亦称“ 土骨蛇 ”。亦称“ 土脚蛇 ”。 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汉书·田儋传》“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唐 颜师古 注:“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清 郝懿行 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 福山 、 栖霞 谓之土脚蛇, 江 淮 间谓之土骨蛇。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 淮 汉 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
分類:蝮蛇
《國語辭典》:土阶茅茨(土階茅茨)  拼音:tǔ jiē máo cí
以土为阶,以茅盖屋。比喻屋舍简陋。汉。扬雄逐贫赋〉:「昔我乃祖,宗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芧茨,匪彫匪饰。」也作「茅茨土阶」、「茅室土阶」、「土阶茅屋」。
《國語辭典》:土阶茅屋(土階茅屋)  拼音:tǔ jiē máo wū
以土为阶,以茅盖屋。形容生活简陋。《周书。卷六。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犹恐居之者逸,作之者劳,讵可广厦高堂,肆其嗜欲。」也作「土阶茅茨」。
《國語辭典》:土阶茅屋(土階茅屋)  拼音:tǔ jiē máo wū
以土为阶,以茅盖屋。形容生活简陋。《周书。卷六。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犹恐居之者逸,作之者劳,讵可广厦高堂,肆其嗜欲。」也作「土阶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