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00,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抟土
畚土
食土
物土
土肥
土香
土旷
土薄
真土
金土
土臣
灰土
土思
土作
土面
《漢語大詞典》:抟土(摶土)
(1).犹抟埴。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情语曾闻 管仲姬 ,我儂摶土合成之。”
(2).指抟土作人。 严复 《〈天演论〉按语》:“自 达尔文 出,知人为天演中一境,且演且进,来者方将。而宗教摶土之説,必不可信。”
《漢語大詞典》:畚土
(1).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畚土之基,虽良匠不能成其高。” 元 范梈 《送菊》诗:“凌晨试遣霜根送,畚土之微甚珍重。”
(2).搬装泥土。宋史·苏轼传:“ 軾 遂买地筑室, 儋 人运甓畚土以助之。”
分類:泥土微少
《國語辭典》:食土  拼音:shí tǔ
食邑,受封的领地。《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享食土之实。」
《漢語大詞典》:物土
(1).土地所产的物品。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先王疆理天下,画为九壤,物土不同,风俗亦异。”
(2).选择合适的土地。仪礼·既夕礼:“筮宅,冢人物土。” 郑玄 注:“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营之。”文选·潘岳〈西征赋〉:“在皇代而物土,故毁之而又復。” 李善 注:“在皇代物其土宜,故前毁之而今又復。”
(3).指土地。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唐 顾况 《湖州刺史厅壁记》:“其英灵所诞,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於 楚 越 。”
《漢語大詞典》:土肥
方言。犹土财主。 相如 《四川革命书》:“劝捐者以虚名诱势豪及土肥。”原注:“土肥,此 川省 之名词,乃乡民之拥巨资者。”参见“ 土老肥 ”。
分類:方言犹土
《漢語大詞典》:土老肥
土财主。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所抢的人也大概是乡下的所谓‘土老肥’--一钱如命的恶地主。”
《国语辞典》:土香  拼音:tǔ xiāng
植物名。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根茎细,块茎褐色,具香气。茎高约十至六十公分,叶线形。长侧枝聚伞花序开展;苞片二至三枚;伞梗三至十枝;小穗线状披针形,淡黄色。小坚果狭长椭圆形,具有钝三棱。块茎入药可用于治疗感冒、袪风、解热。
《骈字类编》:土旷(土旷)
齐书州郡志:左仆射王俭启愚意,政以江西连接汝、颍,土旷民希,匈奴越逸,惟以寿春为阻。若使州任得才,虏动要有声闻,预设防禦。元史世祖纪:江淮行省言两淮土旷民寡,兼并之家皆不输税。又管内七十馀城,止屯田两所,宜增置淮东、西两道劝农营田司,督使耕之。制曰:可。
《高级汉语词典》:土薄
土地硗薄
《漢語大詞典》:真土
(1).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对“客土”而言。《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
(2).佛教语。真佛土的略称。谓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对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药师本愿功德宝卷》:“玄妙消息,不动巍巍,真土立根基。”
《骈字类编》:金土
书洪范: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疏正义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百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也。周子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骈字类编》:土臣
晋语:中行伯既克鼓,以鼓子宛支来,令鼓人各复其所,非寮勿从。鼓子之臣曰:夙沙釐,以其孥行,军吏执之。辞曰:我君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岂曰土臣?今君实迁臣,何赖于鼓?
《漢語大詞典》:灰土
(1).尘土。 晋 葛洪 神仙传·玉子:“命尽气絶则死,位为王侯,金玉如山,何益於灰土乎?”宋史·食货志下四:“民间食盐,杂以灰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 方佚庐 ﹞便叫伙计在架子上拿了下来,扫去灰土拿过来看。” 鲁迅 《野草·求乞者》:“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2).建筑材料的一种。又称石灰土。由熟石灰和砂质黏土拌合后分层夯实而成。一般用作低层房屋的基础、地面垫层或路面。
《國語辭典》:土思  拼音:tǔ sī
对故乡的怀念。汉。刘细君〈悲愁歌〉:「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宋。陆游 闭阁诗:「世味老来无奈薄,土思病后不胜浓。」
分類:故乡怀念
《國語辭典》:土作  拼音:tǔ zuō
泥水匠。《金瓶梅》第九六回:「经济地下扒起来,抬头看那人时,不是别人,却是旧时同在冷铺内,和他一铺睡的土作头儿飞天鬼侯林儿。」
《骈字类编》:土面
宋 白玉蟾 赠天台老樊 灰头土面无人识,木食草衣嫌俗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