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窟宅  拼音:kū zhè
1.地下室。也作「窟室」。
2.巢穴、根据地。《文选。左思。吴都赋》:「颠覆巢居,剖破窟宅。」
3.住、居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國語辭典》:林薮(林藪)  拼音:lín sǒu
1.草木茂盛的地方。《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
2.事物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典引》:「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薮。」
3.山野间隐居的地方。《文选。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之别业。」
《國語辭典》:归向(歸向)  拼音:guī xiàng
1.归于、归依。如:「天涯沦落,不知归向何方?」
2.归降、服从。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一折:「我如今灭西梁、定西羌,西蜀远远皆归向。」
《國語辭典》:乡土(鄉土)  拼音:xiāng tǔ
1.家乡的土地。借指家乡。《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唐。项斯 日东病僧诗:「已无乡土信,起塔寺门前。」
2.民俗。如:「乡土节目」、「乡土气息」。
《國語辭典》:重地  拼音:zhòng dì
1.重视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虽贱必书,重地也。」《谷梁传。昭公五年》:「莒无大夫,其曰牟夷何也,以其地来也,以地来则何以书也,重地也。」
2.重要的地方。《孙子。九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
《國語辭典》:水草  拼音:shuǐ cǎo
1.有水流和植物的地方。如:「逐水草而居」。《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这青枫城是有水草的,不但有,而且水草最为肥饶。」
2.泛指水生草本植物。《礼记。祭统》:「水草之菹,陆产之醢。」
《國語辭典》:暗室  拼音:àn shì
1.隐蔽无他人的房间或地方。如:「不欺暗室」。《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也作「闇室」。
2.幽暗的居室。唐。孟郊〈上达奚舍人〉诗:「暗室晓未及,幽行涕空行。」
3.备有遮光设备,可用来冲洗底片的空间,内部仅用红色安全灯,也称为「暗房」。
《國語辭典》:暗室不欺  拼音:àn shì bù qī
雖獨處隱僻處無人可見,然亦居心端正。形容坦誠磊落。如:「他一生暗室不欺,沒有什麼不可告人事。」
《漢語大詞典》:瘴乡(瘴鄉)
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诗:“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髮新。”《剪灯馀话·听经猿记》:“有知己者,荐为 端州 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明 张佳胤 《乌蛮滩》诗:“我本 西梁 道上人,瘴乡奔逐胡为尔。”
《國語辭典》:窟穴  拼音:kū xuè
1.洞穴。《韩非子。说疑》:「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
2.敌军或盗贼藏匿的根据地。《晋书。卷七一。王鉴传》:「六军既赡,战士思奋,尔乃乘隙骋奇,扰其窟穴。」《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诛破奸盗窟穴,治称流闻。」
《國語辭典》:郊野  拼音:jiāo yě
郊外旷野的地方。《周礼。秋官。士师》:「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
《國語辭典》:栖止(棲止)  拼音:qī zhǐ
停留、居住。唐。李频 辞夏口崔尚书诗:「同来栖止地,独去塞鸿前。」《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他为自家贫未娶,只在府厅耳房内栖止。」
《國語辭典》:孤岛(孤島)  拼音:gū dǎo
独立的小岛。常用以比喻孤立的地区。如:「在共党统治时期的东德境内,西柏林犹如一座孤岛。」《清史稿。卷二八四。林亮列传》:「将吏以孤岛难守,佥议撤归厦门,各遣家属登舟。」
《國語辭典》:土著  拼音:tǔ zhuó
1.人民与土地相依,不随便迁移。《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唐。颜师古。注:「土著者,谓有城郭常居,不随畜牧移徙也。」
2.今指世居本地的人为「土著」。
《漢語大詞典》:地土
(1).犹土地;土壤。新唐书·贾耽传:“ 耽 嗜观书……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 海陵 ﹞ 后土祠 前后地土膏腴,尤宜芍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 世德 言 天津 濒海荒芜地土,俱可屯粮,宜设法招集开垦。”
(2).国土;领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本朝地土狭於 汉 唐 ,而户口如此,岂不为太平之极也。”《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 乐毅 以 齐 略 宋 地土,分与 魏国 毕昌 ,还 魏 去了。”《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三卿灭 智氏 ,地土宽饶,百姓悦服。”
(3).地方;地区。红楼梦第四八回:“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到了地土,不可露盘儿,赶紧的回山要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大约 广东 地土热。”
《國語辭典》:空旷(空曠)  拼音:kōng kuàng
开阔。《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