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盐榷(鹽榷)
政府对食盐产销的垄断专卖。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盐榷太密而商旅怨。”
《漢語大詞典》:总商(總商)
也称商总。 清 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 嘉庆 年间在 广州 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 道光 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岸上有二十多乘齐整轿子歇在岸上,都是 两淮 总商来候 庄徵君 。”
《漢語大詞典》:横霸
(1).犹垄断,广泛把持。 茅盾 《子夜》十六:“惟吾国土造火柴商人,资本微薄,难敌财雄势大横霸全球之 瑞典 火柴托辣斯。”
(2).蛮横霸道。《中国历代农民问题文学资料·回族民歌·歌唱英雄白彦虎》:“大 清 家做事多横霸,你好好儿的放我出了城, 白老子 饶你一条狗命。”
《漢語大詞典》:散商
(1).指鸦片战争前 广州 的 英国 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清 魏源 《筹海篇》四:“西洋互市 广东 者十餘国,皆散商无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 清 魏源 《筹海篇》四:“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
(2). 清 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国语辞典》:石油危机(石油危机)  拼音:shí yóu wéi jī
因石油输出国联合垄断或因战乱,使石油产量急遽减产、油价高涨所造成的世界性危机。
《国语辞典》:公平交易法  拼音:gōng píng jiāo yì fǎ
政府为有效维护商业竞争秩序,防止企业联合垄断哄抬物价,保护正当营业机关及一般消费者利益所订定的法律。也称为「公平法」。也称为「公交法」。
《国语辞典》: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拼音:mín zú jiě fàng yùn dòng
被压迫的民族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压迫者的专制垄断、掠夺与剥削,并争取民族解放自主而进行的革命运动。
《國語辭典》:自由竞争(自由競爭)  拼音:zì yóu jìng zhēng
经济学上指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各经济单位可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自由采取行动,以谋取最大的利润。
《国语辞典》:寡占  拼音:guǎ zhàn
由少数企业垄断商品市场,彼等可能在暗中有所协定,但对外各不承认。厂商对于产品价格的控制力量,取决于同业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由市场供需情形所定夺。
《国语辞典》:托辣斯  拼音:tuō là sī
Trust
一种资本主义的垄断、独占体制。为避免自由竞争,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结合同种类产业部门或有密切关系的异种企业,合并成为一个企业,以期独占整个市场的一种企业型态。此体制在十九世纪末发生于美国,后渐传播于各资本主义国家。也译作「托拉斯」。
《國語辭典》:独占资本(獨占資本)  拼音:dú zh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以垄断市场的资本,作用于控制社会生产,并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也称为「垄断资本」。
《國語辭典》:垄断资本(壟斷資本)  拼音:lǒng duàn zī běn
资本主义社会中用来控制社会生产,垄断市场,规定商品的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利益的资本。也称为「独占资本」。
《國語辭典》:华尔街(華爾街)  拼音:huá ěr jiē
Wall Street
美国纽约市曼哈坦南端的一条街道。因许多金融机关设在此地,故常用做美国金融界的代称。
《漢語大詞典》:攉买(攉買)
垄断居奇。 唐 沈亚之 《郭常传》:“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誉集攉买,计量於毫銖之间。”
分類:垄断
《漢語大詞典》:博买务(博買務)
宋 代设置的垄断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 宋 曾巩 隆平集卷二十:“时守臣务利入之厚,常赋外更为‘博买务’,禁民私市物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太宗 时设立‘博买务’垄断收购,不准私卖。”
《漢語大詞典》:大资产阶级(大資産階級)
即垄断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指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