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山墙谷堑(山墙谷堑)
杜牧 武关诗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事已空。
分类:关塞
《分类字锦》:山在墙南(山在墙南)
郑谷 小北厅门题诗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
分类:廨署
《漢語大詞典》:商代城墙遗址(商代城牆遺址)
在 河南省 郑州市 。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 商 代文化遗址。西墙外 杜岭 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 郑州 市内曾发现 商 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漢語大詞典》:三堵墙(三堵牆)
明 末农民起义军的一种战术,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前者返顾,后者杀之。战久不胜,马兵佯败诱官兵,步卒长鎗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漢語大詞典》:峻宇雕墙(峻宇雕牆,峻宇彫墙)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北史·薛道衡传:“ 叔宝 峻宇彫墙,酣酒荒色。”亦作“ 峻宇雕墙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峻宇雕墙,亟成壮丽。” 宋 陆游 《读〈夏书〉》诗:“一朝财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 元 张可久 《拨不断·会稽道中》曲:“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峻宇雕墙’,‘家徒壁立’,昔人贫富,皆於墙壁间辨之。”
见“ 峻宇彫墙 ”。
《漢語大詞典》:栏马墙(欄馬牆)
阻挡人马的防护墙。 元 张昱 《辇下曲》诗之四十:“栏马墙临海子边,红葵高柳碧参天。”
《高级汉语词典》:空心墙  拼音:kōng xīn qiáng
中间有空气层隔热的双层普通砖石砌体墙
《分类字锦》:见于羹墙(见于羹墙)
后汉书·李固传》: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分类:
《漢語大詞典》:见羹见墙(見羹見牆)
相传 尧 去世后, 舜 仰慕三年,坐则见 尧 之幻影于墙,食则见 尧 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 清 戴名世 《樊川书院碑记》:“既改旧观,亦资攻苦,见羹见墙,趋绳步矩。”
《漢語大詞典》:漫墙(漫墻)
用泥糊墙。《醒世姻缘传》第三八回:“你这不去,惹的大的们恼了,这才漫墻撩肐膊,丢开手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年有三百来天,牲口似地往死里给你们干活,才撂下犁仗,又拿起锄头,才挂起锄头,又是放秋垅,拿大草,割麦子,堆垛子,夹障子,脱坯,拔炕,漫墙。”自注:“漫墙,用泥糊墙。”
《分类字锦》:乱石墙垣(乱石墙垣)
苏轼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诗 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分类:
《漢語大詞典》:马上墙头(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宋 晁端礼 《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马上墙头,月底星前,窓间帘下,容易得欢洽。” 清 谢学崇 《念奴娇》词:“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参见“ 墙头马上 ”。
《國語辭典》:墙头马上(牆頭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1.比喻男女互相爱慕。唐。白居易 新乐府。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2.杂剧名。元白朴作,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相恋,私订终身的故事。因少俊过洛阳李氏园,于马上见墙头女子甚美,遂作诗投之而结缘,故称为《墙头马上》。
《漢語大詞典》:马头墙(馬頭墻)
我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的山墙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
《漢語大詞典》:迷魂墙(迷魂牆)
古代战垒名。金史·强伸传:“初,筑战垒於城外四隅,至五门内外皆有屏,谓之迷魂墙。”
《韵府拾遗 阳韵》:扪墙(扪墙)
吕楠照慧院记忘世逃生指相如来岂今日之徒可扪其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