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夏条(夏條)
夏天树木茂盛的枝条。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诗苑书》:“夏条可结,睠於邑而属词;冬雪千里,覩纷霏而兴咏。” 唐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唐 韦应物 《夏花明》诗:“夏条緑已密,朱蕚缀月鲜。”
《国语辞典》:凉夏(凉夏)  拼音:liáng xià
凉爽的夏天。如:「今年夏天由于午后经常有雷阵雨,降低了一些暑气,让我们度过了一个舒适的凉夏。」
分类:凉爽夏天
《漢語大詞典》:慎夏
谓夏天须自珍重。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相见在近,故不復为书,慎夏自爱。”
《漢語大詞典》:法岁(法歲)
佛教语。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 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國語辭典》:凉席(涼蓆)  拼音:liáng xí
供人坐卧纳凉的竹席或草席。如:「他躺在凉席上,一副消遥自在的模样。」
《漢語大詞典》:夏浦
夏天的水滨。 唐 陈子昂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诗:“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分類:夏天水滨
《漢語大詞典》:夏宗
诸侯夏天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周礼·秋官·大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謨。” 郑玄 注:“夏见诸侯则陈其谋之是非。” 贾公彦 疏:“夏见诸侯陈其谋之是非者,夏物盛大,形体皆异,可分别,故陈天下诸侯谋之是非。”
《國語辭典》:草帽  拼音:cǎo mào
用韧性强的草加工后所编制的帽子。可用来遮挡阳光。
《漢語大詞典》:赵盾日(趙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漢語大詞典》:锦雨(錦雨)
夏天的雨。太平御览卷二二引 晋 陆机 《纂要》:“夏树名连阴,夏雨名锦雨。”
分類:夏天
《漢語大詞典》:拾萤(拾螢)
晋 车胤 少时家贫,点不起灯,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囊里,利用萤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以“拾萤”喻勤学。 宋 陆游 《秋风曲》:“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国语辞典》:绁袢(绁袢)  拼音:xiè pàn
夏天穿的里衣。《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漢語大詞典》:黄雀风(黄雀風)
夏天的东南风。初学记卷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五月风发,六日乃止。黄雀风,是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以名之。”
《漢語大詞典》:暑绤(暑綌)
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 宋 范成大 《中峰》诗:“暑綌森有稜,瘁肌凄欲粟。”
《国语辞典》:夏装(夏装)  拼音:xià zhuāng
适合夏天穿著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