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若死灰  拼音:xīn ruò sǐ huī
语出《庄子。知北游》:「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为外物所动,如不再燃烧的灰烬。《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也作「心如死灰」。
《國語辭典》:心荡神摇(心蕩神搖)  拼音:xīn dàng shén yáo
形容心神迷乱,而不能自持。《金瓶梅》第一八回:「陈经济扭颈回头,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魂已失。」也作「心荡神迷」、「心荡神驰」、「心荡神怡」。
《国语辞典》:木形灰心  拼音:mù xíng huī xīn
比喻不为外物所扰,对一切事都能无动于衷。参见「槁木死灰」条。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几,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当此之际,又不知居在何地,身是何人。」
《国语辞典》:怀时感物(怀时感物)  拼音:huái shí gǎn wù
对时事、外物的想法或感触。如:「这些带泪的诗篇,皆是文人怀时感物之作。」
《國語辭典》:播糠眯目  拼音:bò kāng mǐ mù
糠粒飞入眼中,使眼睛一时无法睁开。比喻外物虽然细微,却能造成大伤害。语出《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
《漢語大詞典》:内眄
犹内视。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黄庭内景经·肝气:“闭目内眄自相望,使心诸神还相崇。”
《國語辭典》:枯木死灰  拼音:kū mù sǐ huī
比喻清虚寂静,不为外物所动。参见「槁木死灰」条。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二。道释二。辛澄》:「大抵释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结跏,垂臂则袒肉,目不高视,首不轩举,淡然如枯木死灰。」亦形容遭受挫折变故,灰心绝望。如:「自从经历感情的挫折之后,如今他的心已是枯木死灰了。」
分類:外物
《漢語大詞典》:见素抱朴(見素抱樸)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谓不为外物所牵。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一本作“ 朴 ”。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庄子一:“ 周 之所自处者,清浄无欲,而其所非弃者,又皆推见礼法败坏之自,而归诸见素抱朴之域。”
《國語辭典》:木人石心  拼音:mù rén shí xīn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没有知觉,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动其心。《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夏统传》:「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