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倚刃
 
倚剑
 
倚剑凌空
 
倚剑气凌云
  
倚天长剑
 
倚长剑
 
天外倚
 
碧天长剑
 
耿长剑
 
长剑倚
 
长剑倚天
 
长剑倚太行
 
长剑倚昆崙
 
长剑倚青空


《古文苑》卷二战国楚·宋玉《大言赋》
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宋玉·大言赋〉~72~2~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

例句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张乔 华山

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 徐以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 李咸用 剑喻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似长剑须天倚。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倚天长剑截云孤,报国纵横见丈夫。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 王涣 上裴侍郎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倚天方比剑,沉井忽如瓶。 卢纶 纶与吉侍郎中孚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以和之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顾况 行路难三首之二

长剑一时天外倚,五云多绕日边飞。 鲍溶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崙。 鲍溶 述票上太原严尚书缓

典故
剑倚青天
 
长剑倚天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宋玉·大言赋〉~72~2~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
典故
天风吹海立
 
挂黑龙天外雨


《苏轼诗集》卷十〈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典故
七八个星天外


《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五〈松门寺〉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典故
天外句


《全唐诗》卷七百五十〈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冬中书怀寄惟真大师】〉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诗成天外句,棋覆夜中图。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典故
心从天外归

相关人物
欧阳修


《青琐高议》卷九〈诗渊清格〉
永叔尝言苦吟句云:「一句坐中得,片心天外来。」兹所谓苦吟破的之句也。
《诗话总龟》卷十〈雅什〉
刘昭禹字休明,婺州人。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雪。诗云:「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言不虚耳。
《漢語大詞典》:倚天剑(倚天劍)
形容极长的剑。语本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唐 李白 《大猎赋》:“于是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 唐 李白 《司马将军歌》:“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金 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诗:“元无倚天剑,可断扶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