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25,分449页显示 上一页 380 381 382 383 384 386 387 388 389 下一页
僧惟则( 惟则 字 天真 僧宝 费 )
明成祖(庙号 太宗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帝、明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帝 朱棣 燕王 )
王良(字 天性 )
释如皎(字 性天 )
黄天性(字 大本 )
陈瑛(号 冤声彻天 )
朱高炽(庙号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帝、明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帝 别称 明仁宗 )
顾巽(字 与权、与惓 世称 青天 )
李孟璿( 璿、均 号 南庄、天目 )
熊天瑞
释祖渊(字 天泉 号 入室弟子、雨庵 杨 )
吴惠(字 孟仁 号 天乐道人 )
朱瞻基(庙号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帝、明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帝 别称 明宣宗 )
申祐(字 天锡、䒶锡 )
其它辞典(续上)
顾禄(名 天禄 字 谨中 )僧惟则( 惟则 字 天真 僧宝 费 )
明成祖(庙号 太宗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帝、明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帝 朱棣 燕王 )
王良(字 天性 )
释如皎(字 性天 )
黄天性(字 大本 )
陈瑛(号 冤声彻天 )
朱高炽(庙号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帝、明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帝 别称 明仁宗 )
顾巽(字 与权、与惓 世称 青天 )
李孟璿( 璿、均 号 南庄、天目 )
熊天瑞
释祖渊(字 天泉 号 入室弟子、雨庵 杨 )
吴惠(字 孟仁 号 天乐道人 )
朱瞻基(庙号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帝、明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帝 别称 明宣宗 )
申祐(字 天锡、䒶锡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初名天禄,字谨中。洪武中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王府教授。善书,行楷学苏轼而尤工于分隶。善杂画,喜钩勒竹石。能诗,太祖曾命尽进其所作,故有集名《经进集》。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谨中,云间人。洪武间太常博士。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天禄,字谨中,松江华亭人。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王府教授。有经进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禄初名天禄,字谨中,松江华亭人。洪武初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迁蜀府教授。有《经进集》二十卷。 (《青溪暇笔》:太常博士顾禄善诗歌,有《过番阳湖》诗,其一联云:「放歌今日容豪客,破敌当年想至尊。」闻入禁中,太祖命尽进其作。一日,近臣入便殿,见上所常御之处,有禄诗数帙,盖深喜之也。 《华亭志》:顾谨中能诗善书,行楷学苏文忠公,而尤工于分隶。《画史会要》:顾谨中善杂画,亦能钩勒竹石。 《列朝诗集》:颐禄少有才名,嗜酒善书。高士敏赠诗有「两京诗博士,一代酒神仙」之语。 田按:谨中诗,看似汪洋大篇,实则一览易尽;集中短章较工,亦才限之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吴兴人,费氏子。谒楚石千岩无见无闻诸大尊宿。因缘不契。后之匡庐。遇无极源和尚。亲炙之。源终日不语。无所启发。一日值源如厕。师急趋前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源擒住曰。道道。师豁然顿悟。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惟则,字天真,小字僧宝,湖州人,海盐海门寺僧。洪武初,徵高僧赴天界,白庵金公首荐之。以足疾辞。澉川有胡秋碧者,善传神,尝欲画师像百幅施人,画将半而师化。俄而日本夷人至见之,皆罗拜曰:“此吾国祖师也,安得在此。”竞以金购之。有《冰檗禅师语录》,曲江钱惟善为之序。又有《鸦臭吟颂古百二十偈》,宗门多传之。黄鹤山樵王蒙题其像曰:“道人自是门户别,萝户松窗总奇绝。时将无心拈似人,笑指寒潭印秋月。”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天真。姓费。吴兴人。父君泽。母沈氏。梦异僧分卫。觉而有娠。及诞。异香袭人。其父卒。随母适秦川澉上髫年志求出家。礼本郡祐福高林寿公为师。十六岁受具。二十三首谒楚石琦公。次谒千岩长公。无见睹公。无用宽公等。一十八人。皆因缘不契。后之匡庐。闻无极源者。乃雪岩钦禅师之子。年已百岁。独坐茅庵。终日不语。师径造之。值源厕上。乃趋问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被擒住云。道道。师于言下释然顿悟。但摇手而已。源曰。子有所得耶。疾答之云。何得之有。源又云。子作道理耶。师拂袖而出。自是机辩澜翻。有不可婴之锋。遂服勤月馀。日益玄奥。诸方闻而咸畏服之。灵隐平山林公招致。俾掌藏钥。后众请开法于海门祐福禅院。千指围绕。如示众云。鱼吹浪。鸢掀风。鸡鸣犬吠异不同。于斯荐得未为切。俯仰黑云千匝蒙。若要彻。急下工。慎勿解会。须磨砻。不因立志久无变。一喝安能三日聋。显机用。奚有穷。铁壁银山一拶通。生擒活捉不留迹。吞吐回互称大雄。若向秋风江上过。芦花定白蓼定红。洪武初。徵天下高僧赴京。师列首名。俄以足疾还海上。化木造禅院。神输鬼运。木从井中出。时值大旱。澉盐至嘉兴。河涸不通。本府太尊。闻师名。特诣澉川祈雨。师许太尊备座船回去。即时书一小匙。付一童子。出澉城东门。投之海中。嘱童子竟归。莫转头观望。此童不及入城。而大雨如注。河路尽通。太尊乘鹢而返。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
禅师。名惟则。字天真。祖姓费。湖州人也。慕禅宗而脱白焉。即跋涉谋道。不计得失。历见一十八员知识。俱不契。千岩禅师。以则为大器。乃谓之曰。当今佛法。大有子知见迥别。不能了悟。无极源老人者。隐西江匡庐。将六十年矣。虽腊高百岁。未将此道易赚于人。子宜见之。或缘在彼。亦不孤负子行脚苦心也。则往谒之。见源枯坐木龛。常达旦不卧。霜眉如戟。威德逼人。惟三五白发侍僧同居。则展拜足下。拟请益。弗能申词而出。私问侍者曰。和尚座下。有禅者来往否。侍者曰。来者多矣。柰老汉煞不近情。率以孤寂引去。纵有求住者。难受龛前曲折。则曰。我求依栖可乎。曰。住即得。只是不可问佛法。则闻说大惊。居三月馀。果不蒙一言启发。一日值源如厕。则遂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源公擒住曰。道道。则气索不能对。源托开。则失脚倒地。大悟。失声发笑。源曰。子有得耶。则便连摇其手。源曰。黄河三千年一度清。于是服勤久之。源公乃谓曰。当时雪岩先师言。我福薄不宜出世。只可山边水边。觅一个半个足矣。今住此山。不意子来。然子缘十倍于我。时至矣。宜东行。则既受命。遂应嘉禾海门之请。上堂曰。三三三。九九九。海门潮音似雷吼。香浮菊圃献金钱。灵感杞堤呈玉狗。你也有。我也有。捩转南辰看北斗。忽涌身。作修罗擎日月势。便下座。有僧问。如何是日面佛。则曰。今日云生。如何是月面佛。曰。夜来再看。僧又问。作么是佛祖为人处。则曰。狗舐热油铛。秖如和尚。还有为人处也无。曰。猛虎当路坐。问。吃茶去意旨如何。曰。舌头不出口。进云。便是向上事否。曰。掩鼻偷香。洪武初。蒲车徵则。赴皇都法会。则因足疾疏辞。高帝手敕曰。无心野鹤。不忘霄汉翱翔。跛脚老僧。可任山云自在。乃赐还山。示众曰。菊绽东篱香正浮。海天空阔月华秋。当阳拈出吹毛利。剿绝纵横六不收。又诫其门人智安曰(安号懒云)。镜非不明也。盲者持之以盖卮。琴非不高也。聋者用之以拄户。有此境界。方得自在。否则总被高明二病。侵入膏肓。妄为人师。自招罪犯。故吾无极老人。一生不为高明所买。所以人天莫柰渠何。癸酉二月。则有捐座意。弟子请遗语。则笑曰。平常说底不是耶。遂奄化。初胡秋碧。欲写则顶相千辐。流施人间。将半。适日本人至见之。皆罗拜曰。吾国祖师也。安在此乎。竞以金贸之东归。 赞曰。凡读史至精神相贯处。惟恐其欲尽。盖今古之同心也。余读天真行状。至参无极老人。老人一段威德。犹在纸上逼人。恨不展日为年。使老人绪馀。广满人间。饶益浇漓之俗。可胜幸哉。然天真操履。酷肖其师。岂非蟠桃有核乎。或谓。丹山羽王。不容伪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0—1424 【介绍】: 即朱棣。明朝皇帝。太祖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至封地北平。屡率诸将出塞击北元。建文元年,起兵号“靖难”。四年,陷京师,即皇帝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尽灭其族,坐“奸党”死者至众。次年,定年号永乐,改北平为北京顺天府。十九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在位时,开会通河,解决南粮北运问题。五次亲自领兵出塞击败鞑靼、瓦剌二部。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加强对东北边疆地区管理。自永乐三年起,派宦官郑和下西洋,终永乐之世,远航六次,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又用宦官监军,为明朝重用宦官之始。命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定文臣入直文渊阁,预机务之制。永乐二十二年,北征还至榆木川,病死。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成祖讳棣,太祖四子,初封燕王。靖难兵入,革除建文年号,建元永乐。在位二十二年崩,葬长陵。有集。 (《翰林记》:永乐四年二月,上视学,服皮弁,御宸翰,赋长诗赐太子、亲王。祭酒胡俨、司业张智坐讲,文武三晶以上及翰林儒臣皆赐坐以听,讲毕赐茶。 何乔远《名山藏》:文皇御制条达宏远,如万骑千乘,驰骤植立于平沙大漠之中。 《弇山堂别集》:永乐五年,授交趾明经甘润祖等十一人为谅江等府同知,赐敕慰勉,仍赋诗一章各送之。 沈德符《野获编》:永乐十一年五月午节,车驾东苑观击球射柳。皇太孙击射,连发皆中,上大喜。射毕,进皇太孙嘉劳之,因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言,尔当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皇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喜,赐名马、锦绮、罗纱及番国布,因命儒臣赋诗,赐群臣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天性。洪武末累官佥都御史。坐事贬刑部郎中。建文中官至浙江按察使。成祖即位,遣使召见。誓不赴,自焚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如皎。字性天。四明周氏子。七岁患肠痈。医剥生蟾蜍以治。师见惕然曰。物我皆命。奈何害之。夺而纵去。父母奇之曰。必佛种也。乃命出家。礼正庵中公为师。而落发焉。随侍正庵入京。参同庵简禅师于天界。典藏钥。究楞严。昼夜讲读不辍。过劳得咳血疾。同庵谢世。值正庵主饶之景德。师侍行。旧疾亟增。欲还天界养病。正庵曰。吾方赖汝匡辅。若去我独处此。无益也。遂退席偕还。疾愈。闻古拙俊公居繁昌。乃函香而往。古拙命参无字话。复还天界。立誓不出山。禁语千日。永乐丁亥。会古拙奉诏旨天界。山居终老。师幸亲炙。一夕夜静推帘见月。蓦然有省。叹曰。元来得如此也。翌日见古拙。入门不作礼。震威一喝。古拙曰。皎上人。今日冷灰豆爆。莫是贫人得宝耶。师曰。宝即不得。得即非宝。曰。凭何如此。师即趋前问讯。退位叉手立。古拙曰。父母未生前。毕竟如何。师屹然一默。良久。古拙曰。还我向上句。语未绝。师以衫袖蒙首趋出。呈偈云。午夜推帘月一弯。轻轻踏破上头关。不须向外从他觅。只么怡怡展笑颜。古拙阅之。以掌抚师背曰。此正是持不语底人也。述伽陀为之助。喜遂归侍正庵。俄正庵示寂。乃飘然度岭。至西坑筑庵居之。影不出山者二十年。坐死关千日。宣德壬子。武林请主虎跑。不应。祖堂幽栖。复固请之。不获已一出。据猊提唱。学徒云集。将终。集弟子曰。文章佛法空中色。名利身心柳上烟。惟有死生真大事。殷勤了办莫迁延。复问云。死生既大。汝等且道如何了办。众不能对。徐云。我今无暇为君说。听取松风涧水声。言讫而逝。寿七十。徒众奉全身。塔于庵之左陇。师仪状魁伟。性格清奇。度量含弘。戒简坚峻。口不言人过失。徒众越度者。惟以冰颜示之。待其自化。有犯之者。怡然不与较。兼涉外典。平日漫成偈语。无非祖意。以示人光明显赫。近古耆宿难与为比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通山人,字大本。洪武三十年以贤良荐,任广德州同知。寻改工部都水主事。修漕河,驻沛。沛人建德润堂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 【介绍】: 明滁州人。洪武中以人才贡入国子监,擢御史。建文元年为北平佥事,与燕王通密谋,逮谪广西。燕王即位,召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院事。专以搏击为能,因阅方孝孺狱词,牵连黄观、王叔英等家,给配其妇女,疏族外亲莫不连染。胡闰之狱,籍数百家,号冤声彻天。永乐元年升左都御史,益以讦发为能。在任数年阴希帝旨,论劾勋戚大臣十余人,其他亦达数十人。后得罪下狱死,天下快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8—1425 【介绍】: 即明仁宗。明朝皇帝。成祖子。好学问,喜与儒臣谈论。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用兵出塞时,常受命监国,屡遭谗构,几被废黜。永乐二十二年,成祖死,嗣位。次年,改元洪熙。在位时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等,政务宽大。然于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实为弊政。洪熙元年五月病死。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仁宗讳高炽,成祖长子,建元洪熙。在位一年崩,葬献陵。有御制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卷。 (杨士奇《三朝圣谕录》:永乐七年,赞善王汝玉每日于文华后殿道说赋诗之法。一日,殿下顾臣士奇曰:「古人为诗者,其高下优劣如何?」对曰:「诗所以言志。『明良喜起』之歌,『南薰』之诗,是唐、虞之君之志,最为尚矣。后来如汉高《大风歌》,唐太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作,则所尚者霸力,皆非王道。汉武帝《秋风辞》,志气已衰,如隋炀帝、陈后主所为,则万世之监戒也。如殿下于明道玩经之馀,欲娱意于文事,则两《汉诏》令亦可观,非独文词高简近古,其间亦有可裨益治道。如诗人无益之诗,不足为也。」殿下曰:「太祖高皇帝有诗集甚多,何为诗不足为?」对曰:「帝王之学所重者不在作诗。太祖皇帝圣学之大者,在尚书注诸书,作诗特其馀事。于今殿下之学,当致力于重且大者,其馀事可姑缓。」殿下又曰:「世之儒者亦作诗否?」对曰:「儒者鲜不作诗。然儒之品有高下,高者道德之儒,若记诵词章,前辈君子谓之俗儒,人主尤当致辨于此。」 杨士奇《东里文集》:仁庙好文重士,乐善有诚,时节宴群臣,间赐诗奖谕,悉识以东宫图书。 尹直《謇斋琐缀录》:仁庙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戏,因命曾子棨先生应制,诗云:「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残枰。」仁庙和云:「等闲识得军情事,一著功成见太平。」君臣之器量见矣。 《双槐岁钞》:仁厨潜心经学,礼重宫寮,文仿欧阳,诗尚《选》体。 《名山藏》:仁宗有典有则,模范雅训,不啻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与权。永乐十年进士。授江西按察使佥事。公廉仁恕,巡历所至,访察幽隐,人称青天。迁山东参议。始终恪守清白。维基
顾巽(1379年—?),字与惓,浙江宁波府慈溪县西屿乡坊隅人。进士出身。浙江乡试六十四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二十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二名,历任江西按察使佥事,后升为山东参议,为官清廉,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八
孟璿名璿,以字行,号南庄,一号天目,居海盐之吕冢。永乐初,以经明行修被荐,历嘉兴汝宁训导。著有南庄集。弟仲玑、季衡,皆有文行。时海昌二苏、秀州李孟昭,每过孟璿兄弟酬和,辄淹旬朔,好事者多慕之。李于鳞诗选不轻进作者,独取其云深一诗,亦可占其大略矣。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名均,以字行,海盐人。用荐官府学训导有南庄集明诗纪事·乙签·卷七
孟璿名均,以字行,海盐人。以荐历嘉兴、汝宁训导。有《南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人。本荆州乐工。初效力徐寿辉,后受陈友谅命,为参知政事。降朱元璋,授指挥使。从攻浙西,叛附张士诚。士诚灭,被处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祖渊。字天泉。雨庵其号也。庐陵杨氏之子。生有异质。永乐癸未。具戒于青原山。上金陵谒幻居戒公。多所启发。号入室弟子。尝对众称之。师不以小得自满。然臂香。笃志求道。至废寝食者五年。始得微悟。若开云雾行虚空。无所留阂。遂振锡观方。遍礼祖塔。所至丛林畏敬之。声称隐然。起同辈间。壬寅。还天界。刺血书杂华经。宣德改元。住山阐教。月山公嘉其行。延置座端。为龙象表率。寻为僧录司。举住雪峰。未几。天童虚席。移师居之。百废具兴。化道大行。甲寅。被召入京。命为左觉义。时敕建大功德寺成。住持难其人。命师兼之。僧众闻之。皆乐从展钵如云。上悦。赐田四百馀顷。以赡焉。师念禅讲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为之。繇是。三宗弟子。各有依归。传道受业。而纲绪始无紊乱矣。又以天下寺多废。繇学徒未广。于尝度正额外。增其数五之一。一时受度者。如川汇云委。其徒之繁昌。废刹多繇是而兴。升右善世。发上所赐物。建大刹于江宁之凤翔山。赐额曰普宁禅寺。万善戒坛成。命师为传戒宗师。天下学者。闻师戒。皆知所守。而行不离道。寺左道。北山阻。沟水泥淖。往来者苦之。师同太监兴安。拓地三百亩。甃石作安和桥。筑庵桥侧。命僧守之。以济众。于是。寒不病涉。暑则供茗饮。人归德焉。师气宇弘深。制行洁白。盖湛然渊澄。浩然海蓄。凡诸世缘。无一可以动其意。其为国家祝釐。则洞洞然尽其诚。为诸弟子说法。则恳恳然发其趣。盖忠于事上。勤以接下。一时尊而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所度弟子。以万计。嗣兴教事。及主名山。住大刹者又若干人。生于洪武己巳二月四日。化于正统己巳三月七日。寿六十一。僧腊四十七。卒之时。沐浴更衣而坐。索笔书偈曰。观世间六十一。一即是三三即一。团团烁破去来踪。白日虚空轰霹雳。书毕瞑目而逝。异香满室者数日。太上皇闻之。遣太监吴弼。赐以白金香币钞万缗。又遣礼部主事林璧赐祭。朝之公卿大夫。莫不致祭。茶毗于都城之西山。贵贱耄耋送者万馀人。得舍利盈掬。藏于功德院。灵骨。奏还南京普宁。建大窣堵波藏焉。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四
释祖渊,字天泉,号雨庵。姓杨氏,庐陵人也。明永乐癸未,受具青原山,谒幻居戒,多所启发,称入室弟子。然 臂明心,笃志求道,至忘寝食,孜孜五载,尘妄俱空。始出游参,遍礼丛林。壬寅还天界,刺血书经。宣德改元,声誉远畅,四方学者,视作表率,寻为僧录司举住灵峰。值天童虚席,乃移居之。甲寅应召入京,命为左觉义,时敕建大功德寺成,命渊兼之。僧徒云集,复赐田四百馀顷。渊念禅讲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为之,由是三宗弟子,受业各有依归。又以天下寺废,多由学徒未广,请于常度正额外,增五分之一,废刹多因是而兴。未几,迁右善世,发上所赐物,建大刹于江宁凤翔山,赐额曰“普宁禅寺”,万善戒坛成,命为传戒宗师。又以寺左行道阻沟,往来苦之,乃拓地甃石,作桥建庵,其傍施茗利济,行者德焉。以正统己巳三月七日示寂,临化书偈,掷笔悠然,异香满室。上闻,遣太监吴弼,以金钞香币赐吊,又遣礼部主事林莹致奠。茶毗得舍利盈掬,藏于大功德寺,奏请灵骨归塔南都普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孟仁,号天乐道人。永乐二十二年进士。授行人。使占城,海行遇飓,神色不变。升桂林知府,在郡十年,有政绩。瑶民起事,惠入山劝告,事即平息。升广东参政。性慷慨,疏财笃义,居官三十年,田庐不改其旧。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六
惠字孟仁,吴人。宣德丁未进士,除行人,历官桂林知府、广西参政。 田按:孟仁有《投洋》诗云:「使臣虽渺躯,威灵挟玉册。煌煌大明诏,海君敢失职。告尔应有知,安澜送飞驿。」王鏊《震泽编》云:「孟仁使占城时,海风暴作,操笔为文,投洋水中,风涛顿息。」当即指此诗也。孟仁《入义宁峒》一篇,具体昌黎,毋谓永、宣间无作家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明宣宗。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宣宗讳瞻基,仁宗长子,建元宣德。在位十年崩,葬景陵。有御制文集四十四卷,诗集六卷,乐府一卷。 (《殿阁词林记》:宣宗喜为诗,初即位,起学士李时勉而任用之。一日,幸文渊阁,赐诸学士饮,呼时勉谓曰:「卿非朕,安得饮此酒?」时勉顿首谢。他日,赐游东苑,上赐时勉酒,酌以御瓯,勉时顿首辞曰:「臣可与陛下同饮,不敢同器。」上悦,命易以银爵。既醉,上出御制诗俾赓之。 《艺苑卮言》: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章,下笔即就。每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 弇山《堂别集》:宣庙命阳武侯薛禄等率师筑赤城等处,赐之诗,有「出车命南仲,城齐惟山甫」句。禄不晓南仲、山甫,以问少傅杨士奇。具言之,且曰:「上以古之贤将待尔也。」禄乃拊心感泣。 朱谋堙《书史会要》:宣宗时,三扬、蹇、夏诸贤辅政,泰交之际,常有御制诗歌,必亲洒宸翰赐之,行云流水,飞动笔端,真天藻也。 朱谋堙画史会要:宣宗万几清暇,留神词翰,山水、人物、花鸟、草虫,随意所在,皆极精妙。 汪砢玉《珊瑚网》:章皇帝圣能天纵,一出自然,若化工之于万物,因物赋形,不待矫揉,各遂生成。敬观《九鸶》、《芦雁》二图,柳丝鸟毣,细过于发,一种生动之致,又居然写意家神逸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 【介绍】: 明贵州婺川人,字天锡。以举人入国子监,正统十年进士。拜四川道御史,以謇谔闻。死于土木堡之变。维基
申祐(1403年—1449年),字䒶锡,贵州思南府婺川县人,官籍。明朝官员、进士出身。申祐父被虎吃,申祐持梃奋击,倖免于难。乡试中举后,入学国子监,参与率领诸生救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正统十年(1445年),登进士,拜四川道监察御史。正统十四年(1449年),跟从明英宗北征,在土木之变中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