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太平时节(太平时节)  拼音:tài píng shí jié
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时候。《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是太平时节,天生几个好人出来扶持世界;若要祸乱时节,天生几个歹人出来搅乱乾坤。」
《国语辞典》:太平时世(太平时世)  拼音:tài píng shí shì
安宁和平的时代。如:「生长在这太平时世,更应知福惜福。」
《国语辞典》:太平水桶  拼音:tài píng shuǐ tǒng
旧时防火灾的水桶。也称为「消防水桶」。
《国语辞典》:太平无事(太平无事)  拼音:tài píng wú shì
天下安宁,没有纷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今幸得靠天,太平无事,便是十分侥倖了!」
《国语辞典》:太平兴国(太平兴国)  拼音:tài píng xīng guó
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76~983)。
《国语辞典》:太平之治  拼音:tài píng zhī zhì
指安宁和平,百姓无忧的治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魏徵事太子建成,一日,秦王杀建成,立为天子,魏徵事秦王,致贞观太平之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阳明用事的时节,中国奠安,君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庆云之端,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
《国语辞典》:分过太平(分过太平)  拼音:fēn guò tài píng
决斗、分出胜负。《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周󹑜不赶,在阵上高叫:『秦将愿出阵分过太平!』」
分类:胜负
《国语辞典》:旷然太平(旷然太平)  拼音:kuàng rán tài píng
天下臣服,没有乱事。《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
《国语辞典》:说太平话儿(说太平话儿)  拼音:shuō tài píng huà ér
说无关紧要的风凉话。《野叟曝言》第二一回:「我这骡子值几十两银子,生生被你打死,你倒说得好太平话儿!」
分类:无关紧要
《国语辞典》:太平洋盆地  拼音:tài píng yáng pén dì
Pacific Basin
指太平洋经济盆地。范围包括美、日、加、澳、纽五个先进工业国及新、马、泰、菲、印尼东协五国,再加上中华民国、韩国与香港。
《国语辞典》: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拼音:níng wéi tài píng quǎn,mò zuò luàn lí rén
(谚语)情愿做太平岁月的狗,也不要在乱世里做个四处流浪的人。感伤乱世里人命的轻贱与无奈。《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担渴担饥担劳苦,此行谁是家乡?叫天叫地叫祖宗,惟愿不逢鞑虏。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国语辞典》: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拼音:tài píng běn shì jiāng jūn dìng,bù xǔ jiāng jūn jiàn tài píng
(谚语)打完仗,平定天下后,武将便不再受重用,甚至还会被除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争奈韩信军权太重,雄兵数十万,战将百馀员。常言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国语辞典》:打太平拳  拼音:dǎ tài píng quán
趁人酣斗时在旁边助拳偷袭。如:「昨晚的群众斗殴事件,帮著打太平拳的也都依法送办。」《红楼梦》第九回:「众顽童也有趁势帮著打太平拳的,也有胆小藏过一边的。」
分类:旁边偷袭
《国语辞典》:太平话(太平话)  拼音:tài píng huà
天真轻松的话。如:「他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太平话,你别放在心上。」
分类:天真轻松
《国语辞典》:太平经(太平经)  拼音:tài píng jīng
道教早期典籍。内容包括天地、五行、阴阳、干支等,以宣扬道教为主,是研究道教和东汉末社会的重要资料。主旨是说人行事须顺应五行之理,不可逆天而行。张角曾据以组织太平道,作为发动黄巾之乱的思想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