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言之过甚(言之過甚)  拼音:yán zhī guò shèn
话说得太过火,不符合实际情形。如:「这篇报导没有据实以载,哗众取宠,言之过甚。」
《国语辞典》:去甚去泰  拼音:qù shèn qù tài
语本《老子》第二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指事宜求适中,不可太过分。《韩非子。扬搉》:「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也作「去泰去甚」。
《国语辞典》:急火攻心  拼音:jí huǒ gōng xīn
因情绪太过激动,而造成身心一时的不适。《红楼梦》第一三回:「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
《国语辞典》:疾行无善迹(疾行无善迹)  拼音:jí xíng wú shàn jī
做事太过急躁,难免草率而不完善。《西京杂记》卷三:「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
《国语辞典》:冷手挝不著热馒首(冷手挝不著热馒首)  拼音:lěng shǒu zhuā bù zháo rè mán shǒu
(谚语)比喻有急需时向人求助,不能太过计较。《崇祯本金瓶梅》第三五回:「你若要,与他三百两银子,他也罢了。冷手挝不著热馒首。」
《国语辞典》:吃不完兜著走  拼音:chī bù wán dōu zhe zǒu
东西吃不完,打包带走,多用作警告他人做事别太过分,否则将予不利的用语。如:「你别再管閒事,否则我会让你吃不完兜著走!」
《国语辞典》:毁誉从来不可听(毁誉从来不可听)  拼音:huǐ yù cóng lái bù kě tīng
对他人的批评或赞扬,都不用太过在意,一切但凭问心无愧。《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国语辞典》:不知忌讳(不知忌讳)  拼音:bù zhī jì huì
太过直爽,导致忽视应有的行为尺寸。《汉书。卷五○。冯唐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众辱我,独亡间处虖?』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漢語大詞典》:察见渊鱼者不祥(察見淵魚者不祥)
古代谚语。明察太过,知道别人隐私者不祥。列子·说符:“ 周 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知料隐匿者有殃。’”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八》:“由此可知见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 庄子 (按当为 列子 )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盖不独谓将为众所忌,且与自己的前进亦复大有妨碍也。”亦省作“ 察渊鱼 ”。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 明 李贽 《史纲评要·汉纪·宣帝》:“好京兆,不免腰斩。察渊鱼不祥,其然乎!”按,韩非子·说林上有“知渊中之鱼者不祥”之语,义同。
《漢語大詞典》:俭不中礼(儉不中禮)
谓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诗·唐风·蟋蟀序:“《蟋蟀》,刺 晋 僖公 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閔之。”旧唐书·王珪传:“ 珪 既俭不中礼,时论以是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