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所  拼音:shī suǒ
1.无处安身。《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自丧乱以来,民人失所。」
2.失宜、失当。《旧唐书。卷九八。李元纮传》:「户部侍郎杨玚、白知慎坐支度失所,皆出为剌史。」《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今表兄荣任闽中,贤昆玉同去,愚表弟倒觉失所了。」
《国语辞典》:顿失所依(顿失所依)  拼音:dùn shī suǒ yī
突然失去所依靠的人或物。如:「双亲死后,孩子们生活顿失所依,陷入困境。」
《國語辭典》:大失所望  拼音:dà shī suǒ wàng
非常失望。如:「原本该赢的球赛,竟阴沟里翻船,实在令人大失所望。」《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余小琴起初还怪冲天炮,后来知道他有不能专擅之苦,便大失所望。」《红楼梦》第五二回:「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漢語大詞典》:进退失所(進退失所)
见“ 进退无所 ”。
《漢語大詞典》:进退无所(進退無所)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 万山 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明 夏完淳 《南都杂志》二四:“溃卒进退无所,遂叛降虏。”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生负气出门,进退无所,躑躅于 利涉桥 上,将为抱石之谋。”亦作“ 进退失所 ”。 清 唐才常 《辨惑》:“然则膜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穷,其与存者几何?”
《漢語大詞典》:流落失所
犹言流离失所。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此乃万不得已之事。”
分類:流离失所
《國語辭典》:流离失所(流離失所)  拼音:liú lí shī suǒ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住所。《醒世姻缘传》第一七回:「通州的百姓全靠了这个过活,并无一个流离失所的人。」
《漢語大詞典》:流移失所
犹言流离失所。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分類: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