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调(失調)  拼音:shī tiáo
失去平衡。尤指身体不得适当调养。如:「病后失调,最易引起旧疾复发。」
《國語辭典》:失调(失調)  拼音:shī diào
声调不和谐。《南朝梁。沈约。答陆厥书》:「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
《国语辞典》:社会失调(社会失调)  拼音:shè huì shī tiáo
个人或团体无法或未与社会环境维持调和、稳定关系的过程或现象。
《国语辞典》:琴瑟失调(琴瑟失调)  拼音:qín sè shī tiáo
比喻夫妻不和。《歧路灯》第九九回:「兄弟两个析居又合爨,他弟弟读书,他自照管家务。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琴瑟失调。那位老嫂那个不省事、不晓理光景,邻舍街坊都是谈驳的。」也作「琴瑟不调」。
分类:不和夫妇
《国语辞典》:供需失调(供需失调)  拼音:gōng xū shī tiáo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产生不相调合的现象。如:「连续台风来袭,使得蔬菜供需失调,价格上涨。」
《国语辞典》:婚姻失调(婚姻失调)  拼音:hūn yīn shī tiáo
夫妻发生冲突,双方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难以彼此满足的状态。
《国语辞典》: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拼音:xiān tiān bù zú,hòu tiān shī tiáo
本指天生体质虚弱,出生后又缺乏调养,健康状况很差。后泛指事物基础薄弱,又缺乏有力的支持,难以建设、发展。如:「这家公司本就资金不足,现在又逢金融危机,可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经营就更困难了。」
《国语辞典》:营养失调(营养失调)  拼音:yíng yǎng shī tiáo
摄取食物的量与质有缺点而影响正常代谢的现象。如体重减轻、骨骼发育与脑和神经发育迟钝等。
《漢語大詞典》:后天失调(後天失調)
(1).中医学名词。指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常而造成的营养障碍。
(2).比喻事物诞生后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扶持。 黄宗英 《八面来风先开扇窗户》:“有一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畸形工厂。”
《高级汉语词典》:比例失调  拼音:bǐ lì shī tiáo
指比例不协调
《漢語大詞典》:爽和
违和;失调。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久不致恳,得儿子书,知体理爽和。”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三九:“是以一星见变,能使九服同灾;一脉爽和,能使百体俱病。”
分類:违和失调
《漢語大詞典》:解徽
犹失调。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举脩网之絶纪,纽大音之解徽。” 吕延济 注:“解,失;徽,调也。”
分類:失调
《國語辭典》:愆伏  拼音:qiān fú
愆,愆阳,指冬天过度炙热。伏,伏阴,指夏天出现寒气。愆伏指气候失常,寒暑失调。《书经。舜典》汉。孔安国。传:「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宋。秦观〈喜雨得城字〉诗:「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漢語大詞典》:隔并(隔併)
犹隔并。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天地不交则不泰,上下不交即乖志。夫不泰则二气隔併矣。”
谓阴阳失调而生之水旱灾害。后汉书·陈忠传:“故天心未得,隔并屡臻。” 李贤 注:“隔并,谓水旱不节也。”《晋书·阮种传》:“自顷阴阳隔并,水旱为灾,亦犹期运之致。”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三:“天地之气,阴阳相半,曰暘曰雨,各以其时,则谓之和平。一有所偏,则谓之隔并。隔并者,谓阴阳有所闭隔,则或枯或潦,有所兼并也。”
《漢語大詞典》:并隔
犹隔并。谓水旱失调。《后汉书·陈蕃传》:“且聚而不御,必生忧悲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困。”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三公山碑”:“并隔,犹隔并也…… 汉 人多有隔并之语。《刘瑜传》云:‘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絶其道,则水旱为并。’此説‘隔并’二字之义最明。盖水旱不节,皆谓之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