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称女
金女
桃叶女
女仆
女伎
女馆
女方
遗女
皋女
玉女台
织女河
黎女
思女
雪衣女
无盐女
《韵府拾遗 语韵》:称女(称女)
公羊传: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分类:称女
《漢語大詞典》:金女
指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 唐 吕岩 《七言》之十:“坎男会遇逢金女,离女交腾嫁木郎。”
分類:西王母
《漢語大詞典》:桃叶女(桃葉女)
指爱妾。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参见“ 桃叶 ”。
分類:爱妾
《漢語大詞典》:桃叶(桃葉)
(1). 晋 王献之 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 郭茂倩 解题引《古今乐录》:“ 桃叶 , 子敬 妾名…… 子敬 , 献之 字也。”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桃叶渡》:“ 桃叶 者, 王献之 爱妾名也;其妹曰 桃根 。”
(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唐 皇甫松 《江上送别》诗:“隔筵 桃叶 泣,吹管杏花飘。” 宋 周邦彦 《三部乐·梅雪》词:“倩谁摘取,寄赠情人 桃叶 。”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许迎 桃叶 久逡巡,谁道褰幃事果真。”
(3).指《桃叶歌》。 唐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诗:“《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唐 孟郊 《答昼上人止谗作》诗:“俗侣唱《桃叶》,隐仙鸣桂琴。” 宁调元 《柬蜕庵》诗:“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4).指 桃叶渡 。 清 方回 《访张文峙王穆如有感》诗:“卜居 桃叶 邻秋水,贪看梅花破晓烟。”
《國語辭典》:女仆(女僕)  拼音:nǚ pú
下女,女佣人。《称谓录。卷二五。婢。女仆》引《天宝遗事》:「长安名妓刘国容,有姿色,与进士郭绍述相爱,后昭述授天长簿,与国容别,诘旦赴任。国容使女仆赍短书。」
《國語辭典》:女伎  拼音:nǚ jì
1.人名。夏朝人浇的嫂嫂。也作「女歧」。
2.传说中的神女。也作「女歧」。
3.歌舞妓或乐妓。《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山南节度使于頔又献顺圣乐,曲将半,而行缀皆伏,一人舞于中,又令女伎为佾舞,雄健壮妙,号孙武顺圣乐。」《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也作「女妓」。
分類:女伎
《漢語大詞典》:女妓
(1).亦作“ 女伎 ”。女乐,歌妓。晋书·王敦传:“时 王愷 、 石崇 以豪侈相尚, 愷 尝置酒, 敦 与 导 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声韵, 愷 便敺杀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丞相 作女伎,施设床席, 蔡公 先在坐,不説而去。”魏书·高阳王雍传:“ 灵太后 许赐其女妓,未及送之, 雍 遣其阉竪 丁鹅 自至宫内,料简四口,冒以还第。”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癸酉,出后宫并教坊女妓六百人。” 清 王晫 《快说续记》卷二:“达官家多畜女伎。”
(2).即 女歧 ,传说中的神女。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 女妓 九子,为氏先兮。”参见“ 女歧 ”。
《漢語大詞典》:女馆(女館)
太平天囯 妇女的编制。 太平天囯 因行军作战的需要,在军队中长期实行男女隔绝制度,取消家庭生活。建都 天京 (今 南京 )后,正式将这制度推广到一般群众中,在城内设女馆,组织编入女馆的妇女主要参加劳动,有时也参加战斗或防守城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贼情汇纂》:“凡护父救夫惜子者亦多杀之,餘则悉驱归女馆,以女管长统辖之。”
《漢語大詞典》:女方
女的方面(多用于有关婚事的场合)。如: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漢語大詞典》:遗女(遺女)
(1).丧父之女;孤女。左传·襄公十二年:“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杂事秘辛》:“臣父故大将军 乘氏 忠侯 商 之遗女,未闻训诫。”宋书·礼志一:“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 準 ( 何準 )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而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孺人率领 元广 前妻遗女,出来拜谢使君。”
(2).谓遗逸的美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乃使相国 范蠡 进曰:‘ 越王 勾践 窃有二遗女, 越国 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 蠡 献之。’”
《骈字类编》:皋女(皋女)
唐书柳公绰传:子仲郢。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常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漢語大詞典》:玉女台(玉女臺)
山名。位于 嵩山 。 明 毛晋 《五色线》卷下:“《嵩山记》: 玉女三臺山 ,昔 汉武帝 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因往观之,遂以名山。山与 嵩高 连亘。”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宫门草, 玉女臺 荒洞口沙。”
分類:山名嵩山
《漢語大詞典》:织女河(織女河)
天河。又名银河。古代神话相传 织女 与 牛郎 隔天河相对,每年七夕渡河相会,故称。汉武帝内传:“启彼无涯津,汎此织女河。”亦称“ 织女津 ”。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疑觴 王母 池,误攀织女津。”
分類:天河织女
《漢語大詞典》:黎女
黎 族妇女。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蛮俗·绣面:“ 海南 黎 女,以绣而为饰。盖 黎 女多美,昔尝为外人所窃。 黎 女有节者,涅面以礪俗,至今慕而效之。”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思女
思恋异性的女子。 南朝 宋 刘铄 《拟青青河边草》:“思女御櫺轩,哀心彻云汉。” 唐 李绅 《到宣武》诗:“望 宋 怜思女,游 梁 念客卿。”参见“ 思士 ”。
《漢語大詞典》:思士
(1).思恋异性的男子。列子·天瑞:“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 张湛 注:“《大荒经》曰:‘有 思幽之国 ,思士不妻,思女不夫,精气潜感,不假交接而生子也。’”
(2).忧思善感之士。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不然连山絶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覩其为快也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且更为忖度其言,又将见古之思士,决不以 华 土为可乐,如今人所张皇。”
《漢語大詞典》:雪衣女
白鹦鹉。太平广记卷四六○引 唐 胡璩 谭宾录·雪衣女:“ 天宝 中, 岭 南献白鸚鵡,养之宫中。岁久,颇甚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古松直笔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分類:鹦鹉
《漢語大詞典》:无盐女(無鹽女)
见“ 无盐 ”。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