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女徒
女丈夫
女校书
女娲石
琴女
宋女
仕女图
修女
独女
班女扇
行女
绣女
燕赵女
宦女
罢女
《漢語大詞典》:女徒
古代服劳役的女犯。也称复作徒。汉书·宣帝纪:“使女徒復作 淮阳 赵徵卿 、 渭城 胡组 更乳养。”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復作者,女徒也。谓轻罪,男子守边一岁,女子輭弱不任守,復令作於官,亦一岁,故谓之復作徒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当验问者即就验。女徒雇山归家。”
《國語辭典》:女丈夫  拼音:nǚ zhàng fū
女英杰。妇女中的杰出人物。《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世上誇称女丈夫,不闻巾帼竟为儒。朝廷若也开科取,未必无人待贾沽。」也作「女中丈夫」。
《國語辭典》:女校书(女校書)  拼音:nǚ jiào shū
唐代名妓薛涛能诗文,诗人赠诗称「女校书」。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因此用以称有文才的妓女。清。全祖望〈钱尚书牧斋手迹跋〉:「黄忠烈公见诸弟子有与女校书诗者,辄戒之。」后也用以称有才华能诗文的妇女。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出:「怎念遍的孔子诗书,但略识周公礼数。不枉了银娘玉姐只做个纺砖儿,谢女班姬女校书。」
《漢語大詞典》:女娲石(女媧石)
(1).本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之石。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墬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媧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宋 梅尧臣 《苦雨》诗:“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媧石。”
(2).后称具异彩之石为女娲石。太平御览卷五二引 南朝 宋 王歆之 《南康记》:“ 归美山 山石红丹,赫若彩绘,峩峩秀上,切霄隣景,名曰女媧石。”
《骈字类编》:琴女
古琴疏:荆轲劫秦王,将刺之,王曰:寡人好琴,愿听一曲而就死。轲许之,因命琴女文馨奏曲,曲曰:罗縠单衫,可掣而绝;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从其言,遂得脱。后名其琴曰超屏。
《漢語大詞典》:宋女
宋国 的女子。美女的代称。《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孙琼 《箜篌赋》:“ 后夔 正乐,唱引参列。 宋 女挥丝, 秦 娥抚节。”
分類:女子美女
《漢語大詞典》:仕女图(仕女圖)
(1).亦称“ 仕女画 ”。以 中国 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沧州 画工 伯魁 ,字 起瞻 ,尝画一仕女图,方鉤出轮郭,以他事未竟,锁置书室中。” 张光福 《中国美术史》第六章第四节一:“现存的作品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这些作品,都是 唐 代仕女画最典型的风格。”
(2).旧时比喻大家闺秀安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我本生长在仕女图中,到今日权充在佣工队里,刚备下布袄荆釵,又加着这一副苕箒簸箕。”
《國語辭典》:修女  拼音:xiū nǚ
天主教或东正教中修道的女子。
《漢語大詞典》:独女
唯一的女儿。也叫“独生女”
分類:唯一女儿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行女
次女。 三国 魏 曹植 《行女哀辞》:“行女生于季秋,而终于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频丧。”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女:“ 曹植 又有《行女哀辞》……行女盖其次女之称也。”
《漢語大詞典》:绣女(繡女)
亦作“綉女”。
(1).从事刺绣的妇女。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周文矩:“有贵戚游春、擣衣、熨帛、绣女等图传於世。”
(2).泛指少女。《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秀才们抱了几本书,就如绣女一般,除了学裡见见县官,多有整世不进县门去的。”
(3).指封建时代备选为妃嫔宫女的少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大水》:“ 天啟 初, 吴中 讹言中官来采绣女,民间若狂,一时婚嫁殆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传説道:‘十个绣女要一个寡妇押送。’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隆庆 二年,讹传京中点綉女,一时男女尽皆配合,不论长幼良贱。”参见“ 秀女 ”。
《國語辭典》:秀女  拼音:xiù nǚ
清代被选入皇宫以备妃嫔之选,或指配宗室近支的女子,称为「秀女」。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宗人府。天潢宗派》:「今朕挑选秀女,自应遵照此例。」
《漢語大詞典》:燕赵女(燕趙女)
指舞女歌姬。 唐 曹邺 《四望楼》诗:“无限 燕 赵 女,吹笙上金梯。”参见“ 燕赵人 ”。
分類:舞女歌姬
《漢語大詞典》:燕赵人(燕趙人)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燕 赵 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后以“燕赵人”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唐 司马扎 《猎客》诗:“娥娥 燕 赵 人,珠箔闭高堂。清歌杂妙舞,临欢度曲长。”
《國語辭典》:宦女  拼音:huàn nǚ
1.官家的婢女。
2.妾媵。《左传。僖公十七年》:「及子圉西质,妾为宦女焉。」
3.宦官和女子。《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传。序》:「自古宦女之祸深矣!」
《漢語大詞典》:罢女(罷女)
无行的女子。国语·齐语:“罢士无伍,罢女无家。” 韦昭 注:“夫称家也。”
分類:无行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