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敏求,一字好古。少时尝与其宗人交讼于官,刘清之为说《》之《讼》、《家人》二卦,伯敏瞿然,即以讼赀市《程传》归,遂为学者。又尝以书通问朱熹,熹告以为学当专心致志,遂终身为象山之学,不名他师。
全宋诗
李伯敏,字敏求,一字好古,高安(今属江西)人。尝向朱熹、陆九渊问学。《宋元学案》卷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李好古,高安人,有《碎锦词》。
王好古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三年(1006)任殿中侍御史。景德四年(1007)9月13日试开封府举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三司户部判官。大中祥符元年(1008)8月监润州商税。
唐敏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平当涂人,字好古。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德化主簿。率众抵御起事者,度力不支,谕以祸福,被杀。
《國語辭典》:好古  拼音:hào gǔ
喜欢古代的事物。《文选。颜延年。陶徵诔》:「畏荣好古,薄身厚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像先生如此读书好古,岂不是个极讲求学问的?」
分類:好古喜爱
《分类字锦》:修学好古(修学好古)
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分类:诸王
《国语辞典》:笃信好古(笃信好古)  拼音:dǔ xìn hào gǔ
专心勤学古代典籍。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慱贯经史,蜚声庠序,而弗竞弗来,笃信好古,荐辟数不就。」也作「笃学好古」、「笃志爱古」。
《国语辞典》:笃学好古(笃学好古)  拼音:dǔ xué hào gǔ
专心勤学古代典籍。《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静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也作「笃信好古」、「笃志爱古」。
《漢語大詞典》:爱素好古(愛素好古)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后以“爱素好古”谓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宋书·隐逸传·王弘之:“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 清 黄丕烈 《〈嵇康集〉跋》:“后人式微,物多散失,可慨已!然使后人得其物而思其人,俾知爱素好古,昔有其人。”
《漢語大詞典》:乐道好古(樂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孔丛子·公仪:“ 鲁 人有 公仪休 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於荣利,不事诸侯。”
《漢語大詞典》:嗜古
好古。 宋 杨万里 《送曾秀才归永丰》诗:“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清 纳兰性德 《石鼓记》:“谨记其由来,以告夫世之嗜古者。”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我因为见商务馆还出《秦汉演义》,出《小说世界》,与古董还可以说有缘,所以想仰托洪福,塞给他,去印了卖给嗜古的读者。”
分類:好古
《漢語大詞典》:笃古(篤古)
纯厚古朴;好古。后汉书·刘恺传:“ 愷 性篤古,贵处士,每有徵举,必先巖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一时篤古之士,争慕响臻。”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呜呼,斯亦篤古之徵已。” 郭沫若 《羽书集·驳〈实庵字说〉》:“臣宰是奴隶,本来是旧文献中所固有的说法,例如说文说:‘臣象屈服之形’,又‘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这已有明白的古训,笃古的人不敢怀疑。”
《漢語大詞典》:耽古
好古。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耽古篤学,家贫未尝问产业。”
分類:好古
《漢語大詞典》:伯时(伯時)
宋 李公麟 的字。好古博学。晚年居 龙眠山 ,号 龙眠居士 。擅长书画,尤精传写人物,识者以为 顾恺之 张僧繇 之亚。见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诗:“为问 伯时 图作贡,何如 郑侠 绘《流民》?”
《国语辞典》:爱远恶近(爱远恶近)  拼音:ài yuǎn wù jìn
喜好古代或远方的事物,而厌恶当今、眼前的事物。《魏书。卷九○。逸士传。李谧传》:「但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也作「贵远贱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