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子口
旧 中国 海关征收国内关税,以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与“母口”(海关所在口岸)相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内地货物復进口时,定一正税,一子口减半之税。”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查初办釐捐时,洋人之货亦在各子口征课,尚无异説。”参见“ 子口税 ”。
《漢語大詞典》:子口税
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 《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准报子口税,必报釐捐……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國語辭典》:子口  拼音:zǐ kou
瓶罐等器物上与瓶盖相合的部分。多呈螺旋或略凹进的形状。
分類:器物密合
《国语辞典》:狮子口(狮子口)  拼音:shī zi kǒu
古时在监狱门口,塑一猛兽头,名为狴犴,形状似狮子,所以俗称狱门为「狮子口」。《水浒传》第四九回:「当日乐和拿著水火棍,正立在牢门里狮子口边,只听得拽铃子响。」
《国语辞典》:罂子口(罂子口)  拼音:yīng zǐ kǒu
地名。位于鄱阳湖北部最狭处,扼江、湖相通的咽喉,形势险要。
《国语辞典》:婆子口舌  拼音:pó zi kǒu shé
老妇人讲话,翻来覆去。引申为啰嗦、麻烦的意思。如:「不要怪我婆子口舌,朋友间能彼此规谏向善,才是最可贵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
《漢語大詞典》:子口税
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2.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 《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准报子口税,必报釐捐……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