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41,分2583页显示  上一页  393  394  395  396  397  399  400  401  40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镩子
爨宝子碑
醋娘子
醋坛子
瘄子
醋罐子
凑胆子
凑份子
打辫子
打把子
打摆子
打板子
褡子
打场子
打号子
《國語辭典》:镩子(鑹子)  拼音:cuān zi
凿冰的用具。形状如锥,铁制。
分類:凿冰器具
《國語辭典》:爨宝子碑(爨寶子碑)  拼音:cuàn bǎo zǐ bēi
东晋碑刻。碑额题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之墓」。大亨四年(西元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在云南南宁县(今曲靖县)南七十里扬旗田出土。书法质朴,体在隶、楷之间,可见汉字由隶书演变为正书过程中的一种风格。与南朝宋的爨龙颜碑并称为「二爨」。
《漢語大詞典》:醋娘子
爱忌妒的女人。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偏是这班‘醋娘子’,这桩事自己再也看不破,这句话谁也合他説不清。”
分類:忌妒女子
《國語辭典》:醋坛子(醋罈子)  拼音:cù tán zi
俗称善于嫉妒的人。也称为「醋罐子」。
《漢語大詞典》:瘄子
方言。麻疹;疹子。 清 张潞 张氏医通·婴儿门:“麻疹,俗名痧子, 浙 人呼为瘄子。” 清 范寅 《越谚》卷中:“出瘄子:小儿必有之症,与疮子并重。”参见“ 痲疹 ”。
《國語辭典》:痲疹  拼音:má zhěn
病名。一种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参见「麻疹」条。
《國語辭典》:醋罐子  拼音:cù guàn zi
俗称善于嫉妒的人。《红楼梦》第二一回:「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个醋罐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也称为「醋坛子」。
分類:嫉妒
《國語辭典》:凑胆子(湊膽子)  拼音:còu dǎn zi
北方方言。指聚合许多人以壮气势。如:「人多也许不一定有帮助,但凑胆子总可以吧!」
《漢語大詞典》:凑份子(湊份子)
谓各人拿出若干钱合起来送礼或办事。
《國語辭典》:打辫子(打辮子)  拼音:dǎ biàn zi
编结头发扎成辫子。如:「她时常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帮她打辫子的情景。」
《漢語大詞典》:打把子
练武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昏乱的人定然不少……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 田汉 《名优之死》第二幕:“天还没亮,你就起来跟妹妹一块儿喊嗓子,打把子。”
分類:练武武功
《國語辭典》:打摆子(打擺子)  拼音:dǎ bǎi zi
湖南方言。指患疟疾。因感染疟疾的患者,发作时会抽搐颤动,故称为「打摆子」。
《国语辞典》:打板子  拼音:dǎ bǎn zi
用木板打人。《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庄户因方府上田主子下乡要庄户备香案迎接,欠了租又要打板子,所以不肯卖与他。」
分类:木板打人
《漢語大詞典》:褡子
即褡膊。《中国民间故事选·夜闹山城镇》:“ 老张 将字条塞进褡子里。”
《漢語大詞典》:打场子(打場子)
玩把戏或拳术时,拿绳子或用拳、刀作虚势令人后退以围成场地。亦谓在空地上卖艺。《冷眼观》第二二回:“门外来了个説淮书的,敲着破锣破鼓……叫他多走几家,不要在这里打场子。”
《高级汉语词典》:打号子  拼音:dǎ hào zǐ
为共同用力而喊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