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六郡
天保
放心
难保
休养
骚扰
泰然
靖国
漂零
底定
安时
漂摇
嘉靖
治定
宁谧
《漢語大詞典》:六郡
指 汉 的 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六郡。汉书·地理志下:“ 天水 、 陇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皆迫近 戎 狄 ,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 汉 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颜师古 注:“六郡谓 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河西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儒学》:“六郡凑其衣冠,五陵穷其轨躅。” 唐 杨炯 《刘生》诗:“卿家本六郡,年长入 三秦 。”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说赴朔方军》:“闻风六郡勇,计日五戎平。”
《國語辭典》:天保  拼音:tiān bǎo
1.上天保佑。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天保,下报上也。」朱传:「人君以鹿鸣以下五诗燕其臣,臣受赐者,歌此诗以答其君。」首章二句为:「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3.北齐文宣帝的年号(西元550~559)。
《國語辭典》:放心  拼音:fàng xīn
1.放恣、放散之心。《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2.开拓胸襟。唐。王维〈瓜园〉诗:「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3.安心。《水浒传》第八回:「官人放心,多是五跍路,少便两程,便有分晓。」《英烈传》第二二回:「半月之内,救兵必到,尔辈皆宜放心。」
《漢語大詞典》:放心解体(放心解體)
指人心离散、瓦解。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 攸 ”。
《國語辭典》:难保(難保)  拼音:nán bǎo
1.难以保全。《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
2.不敢断定、不敢保證。如:「再这样下去,难保不出事。」
《國語辭典》:休养(休養)  拼音:xiū yǎng
1.休息调养。宋。陆游 小憩诗:「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2.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越王无余外传》:「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宋。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
《國語辭典》:骚扰(騷擾)  拼音:sāo rǎo
1.动乱不安。《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
2.扰乱使人不安。《文选。曹植。王仲宣诔》:「骚扰边境,劳我师徒。」《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些兵丁果然听了兵官的话,也不出来骚扰了。」
《國語辭典》:泰然  拼音:tài rán
閒适自若的样子。《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覈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
《国语辞典》:靖国(靖国)  拼音:jìng guó
使国家安定。唐。孙逖〈授牛仙客殿中监制〉:「出则靖国,方资五利之功;入则训驺,宜修六尚之职。」
《漢語大詞典》:漂零
(1).飘落,坠落。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2).凋零,衰败。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之一:“心期汗漫卧云扃,家计漂零水上萍。” 宋 欧阳修 《秋声赋》:“草木无情,有时漂零。”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二:“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鐘词赋两漂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左联结成的前后,有些所谓革命作家,其实是破落户的漂零子弟。”
(3).漂泊,生活不安定。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乱代漂零予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漂零风雨苦离家,愁杀无情白鼻騧。” 郭小川 《长江边上“五·七”路》诗:“说什么--‘漂零未定’,一个字‘愁’!革命者前进在斗争中,喜气洋洋,无愧无忧。”
《國語辭典》:底定  拼音:dǐ dìng
平定。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白羽一麾,黄鸟底定。」《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信宿之间,宣阳底定,此又公之功也。」
分類:平定安定
《漢語大詞典》:安时(安時)
(1).安于时运。 宋 刘炎 迩言:“人在尘笼,不顺性命,与安时俟命者,何独不然。”参见“ 安时处顺 ”。
(2).安定时势。《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希护国之金言,望安时之玉偈。”
《漢語大詞典》:安时处顺(安時處順)
谓安于时运,顺应变化。语本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弘明集·正诬论》:“涉生死之变,泯然无概;步祸福之地,而夷心不怛,乐天知命安时处顺耳。”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上达之士,能安时处顺,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 欧阳公 云:佛氏怕死,故每以寂灭无生为説; 老 氏贪生,故每以返老还童为説;惟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者为至尔。” 清 顾炎武 《答汪苕文》:“年垂七十,布衣蔬食之外,别无所求,流行坎止,安时处顺,并以奉闻。”
《國語辭典》:漂摇(漂搖)  拼音:piāo yáo
动荡不安、不稳定。也作「飘摇」。
《國語辭典》:嘉靖  拼音:jiā jìng
1.以美好的教化平定安服。《书经。无逸》:「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2.明世宗的年号(西元1522~1566)。
《漢語大詞典》:治定
(1).政治安定。礼记·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虽域中治定,玄功载洽於神祇;而閫外抗稜,睿略必当於弔伐。”
(2).点窜改定。宋书·索虏传:“ 德祖 昔在北,与虏将 公孙表 有旧, 表 有权略, 德祖 患之,乃与交通音问,密遣人説 郑 兵,云 表 与之连谋,每答 表 书,輒多所治定。”
《國語辭典》:宁谧(寧謐)  拼音:níng mì
安定、平静。《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俾九服宁谧,诚赖翊赞之功。」《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发哀大告,内外宁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