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汉魏风骨(汉魏风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东汉末年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色。此时期的诗歌刚健遒劲,和齐梁时期的采丽摛文迥然不同。也称为「建安风骨」。
《国语辞典》:建安文学(建安文学)  拼音:jiàn ān wén xué
东汉献帝建安时,在中国文学史上曾大放异彩,故称此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其作家除曹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外,尚有杨修、吴质、丁仪、繁钦、路粹等人。也称为「邺下文学」。
《国语辞典》:邺下文学(邺下文学)  拼音:yè xià wén xué
东汉献帝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时期,曹操位高权重,且爱好文学,极力网罗文士于邺下,因而人才荟萃,文风鼎盛。故称为「邺下文学」。也称为「建安文学」。
《国语辞典》:打扦  拼音:dǎ qiān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众人一齐起身相迎,见面之后,都恭恭敬敬的作揖。不料这小爷们是打扦打惯的,见了人一伸腿就湾下去了。」也作「打千」、「打佥」、「打千儿」。
《国语辞典》:打佥(打佥)  拼音:dǎ qiān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金瓶梅》第三五回:「那小厮打了个佥儿,慢慢低垂粉颈,呷了一口。」也作「打千」、「打扦」、「打千儿」。
《国语辞典》:紫式部  拼音:zǐ shì bù
人名。(西元978?~1016)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官,亦是重要的古典文学家。著有《紫式部日记》、《源氏物语》等。
《国语辞典》:乘乱坐大(乘乱坐大)  拼音:chéng luàn zuò dà
趁著危乱不安时壮大势力。如:「野心分子总是利用时局纷扰而乘乱坐大,这点最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