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默塞
(1).安静无为。易纬乾坤凿度卷下:“一刑杀,二默塞,三沉厚……默者充静充塞不动。”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饥寒束困厄,默塞飞星霜。”
(2).缄默,沉默。《旧唐书·杨发传》:“以 汉 律,擅论宗庙者以大不敬论,又其时无詔下议,遂默塞不敢出言。” 唐 无名氏 《隋炀帝海山记》上:“帝母先是梦龙出身中,飞高十餘里,龙堕地,尾輒断。以其事奏于帝,帝沉吟默塞不答。”
(3).指屏息不敢透气。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所恨持禄流,垂头气默塞。”
《漢語大詞典》:谨静(謹静)
谓安静自守,谨言慎行。战国策·齐策五:“小国之情,莫如谨静而寡信诸侯。谨静,则四邻不反;寡信诸侯,则天下不卖。”
《漢語大詞典》:静适(静適)
恬静舒畅;安静舒适。 老舍 《黑白李》:“脸上有点极静适的笑意,好像是又买着一册善本的旧书。”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陈设颇整齐雅致……令人觉得幽丽而静适。”
《漢語大詞典》:静闲(静閒)
安静宽敞。楚辞·招魂:“像设君室,静閒安些。” 王逸 注:“无声曰静,空宽曰閒。” 明 夏完淳 《湘巫赋》:“开温室之静閒兮,伊沙坂而椒涂。”
分類:安静宽敞
《漢語大詞典》:雅静
(1).幽雅宁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华丽不及故宅,而雅静过之,恍若别有一天。”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三》:“附近地势散漫,人家亦繁,远不逮 熊川 之雅静。”
(2).偏指安静,寂静。 清 江世荣 《军情》:“民团心胆不齐,有警时须令站齐雅静。” 巴金 《春》一:“怎么这样清风雅静?我以为你们一定嘻嘻哈哈的闹得不得开交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四山里也有部队,但却是鸦雀无声,一片深沉的雅静。”
《漢語大詞典》:乱腾(亂騰)
混乱;不安静。 孙犁 《风云初记》二:“我看很乱腾,人心不安。” 谷峪 《新事新办》:“刚说到这里,底下的人们又乱腾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悄静
安静,清静。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在假山背面一处较悄静的地方,他找到了 杨平山 和 艾秀春 。” 克非 《春潮急》二八:“风吹树木的音响,使得这半夜中的、原以为行将出现雷鸣闪电的所在,更显得寂寞悄静。”
分類:安静清静
《漢語大詞典》:死沉
东西很重,拿着很费力气。例如:死沉沉的书包。
过于安静;没有一点儿生气。例如:死沉一片。
《漢語大詞典》:静秘
安静隐蔽。 郭沫若 《塔·万引》:“他藏匿的原因,一来是想逃名,二来是想静秘地从事创作。”
分類:安静隐蔽
《漢語大詞典》:静畅(静暢)
安静和乐。 晋 支遁 《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漢語大詞典》:闲裕(閒裕)
亦作“闲裕”。
(1).安静从容。《大庄严经论》卷一:“时优婆塞意志闲裕而语之言:‘吾虽单独,贵申道理,不应以力,朋党竞説。’”
(2).空闲的时间。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六:“ 丁宁 本来不想去听,但是院脖却太长了,响声正有闲裕向他传送。”
《漢語大詞典》:逐静
求取安静。旧唐书·方伎传·僧玄奘:“后以京城人众竞来礼謁, 玄奘 乃奏请逐静翻译,敕乃移於 宜君山 故 玉华宫 。”
分類:求取安静
《漢語大詞典》:愉静
和乐安静。《淮南子·俶真训》:“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神气不荡於外,万物恬漠以愉静。”
《漢語大詞典》:秘静
犹静谧。安静。 唐 钱起 《图画功臣赋》:“列盛服之暉华,儼高居之秘静。”
分類:静谧安静
《漢語大詞典》:静贴(静貼)
安静宁贴。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励志》:“你要读书村庄静贴,又何须他州外郡苦离絶。”
分類: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