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寂寥  拼音:jí liáo
1.寂静冷清。宋。周邦彦〈南乡子。户外井桐飘〉词:「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即到了洞里,尘埃满地,门户寂寥,似若无人之境。」
2.空旷高远。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纭天地,寂寥宇宙。」
《國語辭典》:泯泯  拼音:mǐn mǐn
1.昏昧的样子。《书经。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
2.纷乱的样子。《汉书。卷一○○。叙传下》:「泯泯群黎,化为良吏。」
3.水清。唐。杜甫 漫成诗:「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漢語大詞典》:泯泯棼棼
亦作“ 泯泯芬芬 ”。 纷乱貌。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 孔颖达 疏:“棼棼,扰攘之状。”逸周书·祭公:“汝无泯泯芬芬,厚颜忍丑。”明史·廖永安传:“英杰之士,或起义旅,或保一方,泯泯棼棼,莫知所属。” 邹鲁 《护法之役》:“坏法乱纪,予智自雄,泯泯棼棼,莫知底止。”亦省作“ 泯棼 ”。 梁启超 《美国政治略评》四:“纲纪泯棼,至是而极。” 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时泯棼之象,颇足致覘国者之悲观。”
分類:纷乱
《漢語大詞典》:恬靖
犹恬静。北齐书·卢潜传:“ 怀仁 涉学有文辞,情性恬靖,常萧然有闲放之致。”宋史·葛宫传:“天性恬靖,年五十,忽上章致仕。” 明 李东阳 《锺君墓表》:“素履恬靖,年七十未尝至公府。”
分類:恬静
《漢語大詞典》:静者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國語辭典》:清心  拼音:qīng xīn
1.去除杂念,使心情恬静安宁。《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2.澄静没有杂念的心境。《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國語辭典》:澹澹  拼音:dàn dàn
1.水摇荡的样子。汉。曹操〈观沧海〉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2.恬静的样子。元。赵孟頫〈虞美人。潮生潮落何时了〉词:「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國語辭典》:清静(清靜)  拼音:qīng jìng
1.宁静不烦扰。《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安静不吵杂。《文选。王褒。洞箫赋》:「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
3.天气明朗。《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新雨已,天清静无风。」《隋书。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气清静,无诸游气,日月不明,乃为失色。」
4.安静无事。《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國語辭典》:虚静(虛靜)  拼音:xū jìng
内心恬淡寂静。《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
《漢語大詞典》:安恬
(1).安然恬静。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 法常 ﹞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明 张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获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炸爆洪声,震天动地,枪林弹雨,硫烟迷闷的新环境,立刻便震惊了‘东方稚儿’安恬静寂的‘伪梦’。”
(2).淡泊,不追求名利。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 相王 宽厚谨恭,安恬好让,故经 武 韦 之世,竟免於难。”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嗟嗟勿復问,安恬固无媿。”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先 文康公 尝有诗云:‘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怡然进不贪。’”
(3).满不在乎,坦然。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方 王敦 篡势已成,举朝不悟,尚安恬自若。”
《國語辭典》:玄虚(玄虛)  拼音:xuán xū
1.深妙虚无的哲理。指道家思想。《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协字巨胜,少尚玄虚。」《文选。左思。咏史八首之四》:「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2.使人迷惑的手法。《西游记》第三九回:「那呆子就弄玄虚,将行李分开,就问寺中取条匾担,轻些的自己挑了,重些的教那皇帝挑著。」
《漢語大詞典》:冲漠(沖漠)
亦作“冲漠”。 虚寂恬静。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 宋 梅尧臣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诗:“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以高蹈闻四方,贤愚少长,莫不仰其风,观其摆落世纷,悽心於冲漠之境,始终四十年。”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东坡 与 陶 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真率处似之,冲漠处不及也。”
分類:虚寂恬静
《漢語大詞典》:养恬(養恬)
培养恬静寡欲的思想;过恬静的生活。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寧违。” 宋 梅尧臣 《睡意》诗:“万事易厌此不厌,真可养恬无夭促。”
《國語辭典》:数息(數息)  拼音:shǔ xí
佛教用语。一种禅观的修习方法。修行者于打坐时,专心一意地观察呼吸,默数呼出的鼻息,从一到十循环修习,使心不散乱。《禅秘要法经》卷中:「如学数息。使心不乱。」
《漢語大詞典》:端靖
端庄恬静。 宋 苏辙 《顾临给事中制》:“朴厚之性,出於自然;直谅之才,可备三益。守道安命,端靖不回,二十餘年,晏然一节。”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断妒龙狱》:“ 郭三雅 妻 陆氏 , 秀州 海盐 人,平时端靖有志操。”
分類:端庄恬静
《國語辭典》:冲淡(沖淡)  拼音:chōng dàn
1.谦虚淡泊。《晋书。卷九一。儒林传。杜夷传》:「夷清虚冲淡,与俗异轨。」《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也作「冲澹」。
2.把事情的严重性刻意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