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65,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7  88  89  9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保安团
保安语
保安族
保卫延安
倒凤双安
饎安
除暴安良
处安思危
错安头
床下安床
床上安床
去危就安
寝食不安
寝不安席
琴瑟安歌
《漢語大詞典》:保安团
旧中国地方上建的保安武装
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地方组织
《漢語大詞典》:保安语(保安語)
中国 保安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特点为:元音和谐已不存在;词首能出现复辅音。构词附加成分较少,没有反身附加成分。保安语受汉、藏语的影响较大,有相当多的汉语和藏语借词。
《國語辭典》:保安族  拼音:bǎo ān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或以为源出于蒙古族。聚居于甘肃临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蒙古语有密切关系。通用汉语文。信仰伊斯兰教(回教)。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中则以制作保安刀闻名。
《漢語大詞典》:保卫延安
长篇小说。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分类字锦》:倒凤双安(倒凤双安)
梁简文帝 对烛赋 眠龙旁绕,倒凤双安。
分类:
《韵府拾遗 寒韵》:饎安
见上。
《國語辭典》:除暴安良  拼音:chú bào ān liáng
除去残暴之徒,安抚善良百姓。《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國語辭典》:处安思危(處安思危)  拼音:chǔ ān sī wéi
居于安乐之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困难。《乐府诗集。卷一五。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夏》:「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也作「居安虑危」、「居安思危」。
《漢語大詞典》:错安头(錯安頭)
宋 时俚语。谓人无貌而有才。宋史·李先传:“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 信 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 楚 为‘照天烛’,称其明也。”
分類:俚语有才
《國語辭典》:床下安床  拼音: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床下加床,比喻重复而无创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九:「康节先公于书无所不读,……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也作「床上施床」、「床上安床」。
《國語辭典》:床上安床  拼音: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床上加床,比喻无谓的重复。《五灯会元。卷七。金轮可观禅师》:「问:『古人道毗卢有师,法身有主,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不可床上安床。』」也作「床下安床」、「床上施床」。
《國語辭典》:床上施床  拼音: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
床上加床,比喻重复而无创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唐。刘知几《史通。卷四。断限》:「班书〈地理志〉,首遂全写〈禹贡〉一篇,降为后书,持续前史,盖以水济水,床上施床,徒有其烦,竟无其用,岂非惑乎?」也作「床下安床」、「床上安床」。
分類:无谓重复
《國語辭典》:去危就安  拼音:qù wéi jiù ān
离开危险,趋于安全之境。《魏书。卷五○。慕容白曜传》:「夫见机而动,周易所称;去危就安,人事常理。」《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网罗。」
《國語辭典》:寝食不安(寢食不安)  拼音:qǐn shí bù ān
睡觉和吃饭都不安心。形容忧虑烦乱的样子。《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道:『教嫂嫂生受,武松寝食不安。』」也作「寝食难安」。
《國語辭典》:寝不安席(寢不安席)  拼音:qǐn bù ān xí
睡觉时不安于枕席。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稳。《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分类字锦》:琴瑟安歌
傅休奕 辟雍乡饮酒赋 琴瑟安歌,德音有叙。
分类: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