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65,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劳来安辑
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
见安仁诗
静以安人
静安寺
精安
耄安稚嬉
买静求安
马安于车
莫强安足
民安国泰
民安物阜
谧安
乐道安命
《分类字锦》:劳来安辑(劳来安辑)
见上注。
分类:郡守
《國語辭典》:建安风骨(建安風骨)  拼音:jiàn ān fēng gǔ
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以表现出明朗刚健、悲凉慷慨为主要的特色。此时期重要的作家有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也称为「汉魏风骨」。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汉 魏 之际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 建安 , 汉献帝 年号。 唐 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陈琳 、 徐干 、 刘楨 、 应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國語辭典》:建安七子  拼音:jiàn ān qī zǐ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文学界著名的七位作家,即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徐干等七人。因共居于邺都(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故也称为「邺下七子」。
分類:建安年号
《分类字锦》:见安仁诗(见安仁诗)
王筠 摘安石榴赠刘孝威诗 既标太冲赋,复见安仁诗。
《分类字锦》:静以安人
元结《舂陵行序》: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以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期限者,罪至贬削。呜呼!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
分类:能政
《漢語大詞典》:静安寺
在 上海市 内。原名“沪渎重玄寺”。相传 三国 吴 赤乌 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 吴淞江 滨, 宋 大中 祥符 元年(1008年)改名 静安寺 , 嘉定 九年(1216年)移今址。 清 光绪 六年(1880年)重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又到 静安寺 前看那涌泉,用石栏围住。”
《韵府拾遗 寒韵》:精安
见上。
《漢語大詞典》:耄安稚嬉
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
分類:老幼安乐
《漢語大詞典》:买静求安(買静求安)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彆口气,不论好歹,得嫁便嫁,买静求安,藏身之法,这谓之没奈何的从良。”《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你怕干碍前程,还要买静求安。”
分類:安逸
《分类字锦》:马安于车(马安于车)
见心调于马注。
分类:
《分类字锦》:莫强安足
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李商隐《有感》诗:“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分类:
《國語辭典》:民安国泰(民安國泰)  拼音:mín ān guó tài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除凶去恶,长治华夷,民安国泰。」《孤本元明杂剧。曹彬下江南。第四折》:「治法调和风雨顺,民安国泰贺升平。」也作「国泰民安」。
《國語辭典》:民安物阜  拼音:mín ān wù fù
人民生活安乐,物产丰饶。明。朱有燉《灵芝庆寿》第一折:「连理木生于后园,合欢花开在内苑,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虽未敢谓家给人足,俗易风移,而欲使民安物阜之心,始终如一。」也作「民康物阜」。
《漢語大詞典》:谧安(謐安)
平静安定。 清 姚鼐 《宁国府重修北楼记》:“ 嘉庆 十一年, 鲁君 为守之三年,治内謐安。”清史稿·圣祖纪三:“少时即知声色之当戒,佞倖之宜远,幸得粗致謐安。” 蔡锷 《致黄兴黎元洪及各省都督电》:“ 滇 反正后,内部謐安。”
《漢語大詞典》:乐道安命(樂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盪然任心,乐道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