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1195 【介绍】: 宋宗室,字俊臣。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郴、庐、建、鄂等州,皆有政绩。徙知隆兴府。后加秘阁修撰,知镇江府。喜功名,尤好论事。归治母丧,卒。
全宋诗
赵善俊(一一三二~一一九五),字俊臣,邵武(今属福建)人。太宗七世孙。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监南岳庙。二十七年第进士。调南城县丞。三十二年,签书昭信军节度判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干办诸司审计司。六年,知郴州,留为太府丞。七年,知庐州。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襄阳府,徙知建州。四年,复知庐州。六年,求归养。十三年,起知鄂州。十四年,再知建州。十六年,为江西转运副使。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秘阁修撰,知镇江府。宁宗庆元元年卒,年六十四。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秘阁修撰赵君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赵善俊(一一三二——一一九五),字俊臣,太宗七世孙,不衰子。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调南城丞。历太府寺丞,知庐、建、鄂州,徙知隆兴府,移江西转运副使,转湖南帅。加秘阁修撰,移知镇江府。庆元元年卒,年六十四。见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四《秘阁修撰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
赵子英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赵子英,字积中,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宗室。绍兴五年为黄岩丞,遂家焉。乾道二年知西外宗正事。五年由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除直敷文阁,改福建计度转运副使。八年由宗正少卿除秘阁修撰。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一一,选举三四之二二、二八,万历《黄岩县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居东阳,字周锡。从吕祖谦学。擢取应科,授右选。借和州观察使、充接伴副使。登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换宣义郎,终眉州通判。精《春秋左氏传》,尝作《发微》百篇。
全宋文·卷五四一三
赵彦秬,字周锡,宗室,寓居东阳(今浙江东阳)。师事吕祖谦。借和州观察使、金吾卫上将军,充接伴副使。隆兴元年中进士,换宣义郎,终眉州通判。精《春秋左氏传》,有《春秋左氏发微》、《虏使问答》、《征西随笔》。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六《竹友斋记》,《金华贤达传》卷九。
赵善佐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85 【介绍】: 宋宗室,居邵武,字佐卿,一作左卿。受学张栻、朱熹。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累官知泰州、常德、赣州,卒官。有《易疑问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12 【介绍】: 宋平江常熟人,字仲谦。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知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累进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为官清苦廉正,常言但求为循吏,不求为健吏。有《燕堂类稿》。
全宋诗
赵公豫(一一三五~一二一二),字仲谦,常熟(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无为尉。历知仁和县、馀姚县、高邮军、真州、常州、提举浙东常平茶盐,江东转运副使,官至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宁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八。有《燕堂类稿》等,已佚,今存《燕堂诗稿》一卷。《重修琴川志》卷八有传。 赵公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燕堂诗稿》为底本。
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赵公豫,字仲谦,宗室,居常熟(今江苏常熟)。绍兴进士,历知仁和、馀姚、高邮军及真、常二州。开禧初,提举武夷山冲佑观。见《吴中人物志》卷五,《重修琴川志》卷八。
赵士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赵士铢,宗室。绍兴二十六年由右监门卫大将军、成州团练使改蕲州防御使。乾道元年为洪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二年任常德军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六年特授奉国军节度使,九年赠少师,追封咸安郡王。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三之一七,六之二五,七之五,七之六,七之一○。
完颜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9 【介绍】: 金宗室,本名胡麻愈。海陵王天德间,充牌印祗候,以罪免。世宗即位,杀同知中都留守蒲察沙离只,任同知中都事。后为元帅左都监。坐事除名。再起,官至临洮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2 【介绍】: 金宗室,本名唵。才武过人。年十八袭世爵。世宗大定间,以万户从破移剌窝斡,又败宋师于清流关。累拜平章政事,进右丞相,章宗初,议禁僧道蓄奴婢。由是二税户多为良人。进封南阳郡王,拜司空。屡次出击鞑靼诸部,并筑北方界壕。在朝二十年,用人各得所长,为当世名将相。卒谥武昭。
赵俨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四
赵俨之,绍熙初为军器少监兼权吏部郎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一二。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赵俨之,字民望,宗室,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生,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仕至朝散大夫。又雍正《江西通志》卷五○:绍兴十八年榜「赵俨之,瑞州(治今江西高安)人,吏部郎中」。当即此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全宋诗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寻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九年,出为福建路安抚使兼知福州,迁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孝宗卒,光宗以疾不能执丧,与外戚韩侂胄拥立宁宗,拜右丞相。在相位仅半年,即遭韩排挤出知福州,寻谪永州安置,至衡州暴卒,年五十七。谥忠定。有诗文集十五卷,已佚。编《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传世。事见清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忠定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五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侨居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宗室,善应子。乾道二年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郎。历知信州、台州,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权给事中,权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知枢密院事。奉嘉王即皇帝位,进右丞相。因韩侂胄排挤,责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至衡州卒,年五十七。后谥忠定,封周王。著作有《太祖实录》、《国朝诸臣奏议》(存)及诗文集十五卷。见刘光祖《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宋史》卷三九二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调无锡县丞,知宁德县,通判临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书兵一九之三三)。历江西、两浙运判,迁两浙转运副使。宁宗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六二六四
赵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寿卿,宗室不尤子。居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乾道二年登进士,为无锡县丞,擢知宁德县。淳熙七年通判临安,九年迁知秀州,以治河功,移知鄂州。十三年知江州、进太府少卿。绍熙五年,以中奉大夫知徽州。庆元二年,除江西运判。以直秘阁为两浙运副,进直敷文阁。庆元四年卒,年五十八。见叶适《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副赵公墓志铭》(《水心先生文集》卷二一),《宋史》卷二四七《赵善悉传》,弘治《徽州府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善涟(一一四二~一二一七),字澄之,缙云(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清康熙《缙云县志》卷四)。历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殿中侍御史,直登闻鼓院。宁宗嘉定十年卒于官。事见民国戊辰《蒙城赵氏宗谱》卷一、民国甲申《赵氏宗谱》卷三。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189 【介绍】: 宋宗室,字静之,一字德广,号恕斋。孝宗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知临川县,累迁大理丞、湖北常平茶盐提举,移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引年乞祠,归处一室,以图书自娱。著述甚丰,郭雍、朱熹尝获益其《易说》。
全宋文·卷六三五○
赵善誉(一一四三——一一八九),字静之,号恕斋,宗室不倚子。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昌国簿。知临川县,添差常州通判。累迁大理丞、湖北常平茶盐提举、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淳熙十六年卒,年四十七。有《易说》(存)、《东南进取舆地通鉴》。见楼钥撰《赵公墓志铭》(《攻愧集》卷一○二),《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宗室,本名忽鲁。宗望子。海陵王时,为绛阳军节度使。海陵王欲杀之,间道入汾州得免。世宗时,判大宗正事,封寿王,改西京留守。以图谋不轨,除名,迁楼烦县安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宗室,本名挞不也。充护卫。以擒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加忠勇校尉。世宗时,累官北京路兵马都统,镇压契丹族反抗,放纵军士掳掠人畜财物。降为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