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57,分238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释智宗( 周 )
刘铄(字 休玄 南平王 穆、穆王 乌羊 )
刘绍( 庐陵王 )
李茂(字 仲宗 敦煌公 恭侯 )
刘休仁( 建安王 )
刘休范( 顺阳王、桂阳王 )
刘昶(字 休道 义阳王、丹阳王、齐郡开国公 明 )
刘遐(字 彦道 )
僧宗( 严 )
刘彧(庙号 太宗、太守 明皇帝、明帝、宋明帝、明 字 休炳 荣期 淮阳王、湘东王 )
刘绰(字 子流 )
北魏文成帝(别称 拓跋浚 拓跋浚 庙号 高宗 文成皇帝 )
谢超宗
刘休祐( 山阳王、晋平王、荆州刺史 刺王 )
其它辞典(续上)
拓跋晃(尊号 景穆皇帝 庙号 恭宗 景穆 )释智宗( 周 )
刘铄(字 休玄 南平王 穆、穆王 乌羊 )
刘绍( 庐陵王 )
李茂(字 仲宗 敦煌公 恭侯 )
刘休仁( 建安王 )
刘休范( 顺阳王、桂阳王 )
刘昶(字 休道 义阳王、丹阳王、齐郡开国公 明 )
刘遐(字 彦道 )
僧宗( 严 )
刘彧(庙号 太宗、太守 明皇帝、明帝、宋明帝、明 字 休炳 荣期 淮阳王、湘东王 )
刘绰(字 子流 )
北魏文成帝(别称 拓跋浚 拓跋浚 庙号 高宗 文成皇帝 )
谢超宗
刘休祐( 山阳王、晋平王、荆州刺史 刺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8—451 【介绍】: 北魏太武帝长子,鲜卑族。太武帝延和元年立为皇太子。通经史大义。帝西征凉州,晃为监国,劝课农桑,禁饮酒、杂戏、弃本沽贩者,垦田大为增辟。后随帝伐河西,讨柔然,言军国大事,多见纳用。早卒。子拓跋浚即位,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全后魏文·卷十六
晃,太武帝长子。延和元年立为皇太子。正平元年薨,谥曰景穆。兴安元年追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智宗。姓周。建康人。出家止谢寺。博学多闻尤长转读。声至清而爽快。若乃八关长夕中宵之后。四众低昂睡蛇交至。宗则升座一转梵响干云。莫不开神畅体豁然醒悟。大明三年卒。年三十一。时有慧宝道诠。虽非同时作法相似。甚丰声而高调。制用无取焉。宋明忽赏道诠。议者谓逢时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1—453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玄。宋文帝第四子。九岁封南平王。后为豫州刺史。刘劭杀宋文帝,以为中军将军。柳元景军至,劭挟铄同战。及平,宋孝武帝迎铄入军营。毒杀之。谥穆。全宋文·卷十三
铄字休玄,小字乌羊,文帝第四子。元嘉十六年封南平王,历冠军将军、湘州刺史,累迁南豫州豫州刺史,领安蛮校尉,改散骑常侍、抚军将军,戍石头。元凶弑立,以为中军将军,进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孝武定乱,进司空,赐药死,追赠侍中司徒,谥曰穆王,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2—452 【介绍】: 南朝宋宗室。宋文帝第五子,刘义真嗣子,袭封庐陵王。少宽雅,得文帝爱。十二岁出为江州刺史。屡迁左将军,南徐州、扬州刺史。北魏拓拔焘南下,从太子镇石头。元嘉二十九年患疾解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2—502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仲宗。李承弟。文成帝末,袭父爵为敦煌公。孝文帝初,除长安镇都将,转西兖州刺史。以弟冲宠盛,惧盈满得罪,遂托老疾辞官归第。谥恭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3—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二子。封建安王。宋孝武帝时,官至湘州刺史、护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受非人之遇。废帝诛,推崇宋明帝,为扬州刺史。明帝泰始初,四方反,休仁亲当矢石,督诸军讨平之,负重望,为明帝忌。表解扬州刺史职,见许。明帝疾笃,虑及后事,逼休仁自杀。全宋文·卷十三
休仁,文帝第十二子,元嘉二十九年封建安王,孝建末为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初进侍中,领右军将军,出为湘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迁护军将军。永光初迁领军将军,景和初加特进左光禄大夫。明帝定乱,以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领太子太傅,进太尉,领司徒。泰始七年赐药死,追降为始安县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4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八子。初封顺阳王,改封桂阳王。历官江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司空、侍中。宋明帝杀诸弟,休范以人才庸劣得免,然常忧惧。明帝死,休范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后废帝元徽二年,在寻阳起兵反,逼台城。萧道成率兵守新亭,使部将黄回、张敬儿诈降,中计被杀。全宋文·卷十四
休范,文帝第十八子。孝建三年封顺阳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阳王,为冠军将军、南彭城下邳太守。寻出为江州刺史,加征虏将军。入为秘书监,领前军将军。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永光初转中护军,领崇宪卫尉。明帝定乱,以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加南兖州刺史。进征北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征为秘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出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改授骠骑大将军南徐州刺史。未拜,还为江州。后废帝即位,进司空侍中。元徽元年进太尉。明年,举兵内逼,为黄回所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497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封义阳王。前废帝即位,为徐州刺史。废帝疑其有异志,欲讨。昶乃携爱妾一人与数十骑北奔魏。为驸马都尉。封丹阳王。每陈本国事故,语及征伐,则敛容涕泗。魏孝文帝拜为大将军。卒谥明。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昶字休道,彭城人。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封义阳王,历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元凶弑立,加散骑常侍。孝武即位,迁太常,出为东中郎将、会稽太守。孝建初,进东扬州刺史。大明初,徵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迁中军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又出为前将军、江州刺史,徵为护军将军,转中书令、中军将军,加太常。前废帝即位,出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惧诛,以魏和平六年来奔,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皇兴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转内都大官。加仪同三司,领仪曹尚书。进中书监、五等建,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除使持节、都督吴越楚彭城诸军事,镇彭城。二十一年卒,赠假黄钺、太傅、领扬州刺史,备九锡,谥曰明。(案《魏书·刘昶传》云:「前后表启,皆其自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 【介绍】: 南朝宋宗室,字彦道。刘秉弟。为员外散骑侍郎,才力庸凡而自讳,时秉当政,累求方伯,不许。嫡母暴病卒,口鼻流血,疑遐加害,孝武帝徙之于始安郡。宋明帝时为都官尚书,吴郡太守。刘秉与袁粲攻萧道成,事败死,株连及遐,亦被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生严氏。雍州冯翊人。九岁师事瑗公得度。受道于斌济二师。善大涅槃胜鬘维摩诸经。每上讲。难者莫能折。性超放。忽绳墨。有所思即诣。不间墙壁。人以是非之。文惠太子。起恶念。忽梦有苦之者。于是革意谢焉。魏主致书。请开讲。齐世祖不许。以平生信施。造太昌寺。寺成而殁。寿五十九。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宗。姓严。本雍州凭翌人。晋氏丧乱。其先四世祖移居秦郡。年九岁为瑗公弟子咨承慧业。晚又受道于斌济二法师。善大涅槃及胜鬘维摩等。每至讲说听者将近千馀。妙辩不穷应变无尽。而任性放荡亟越仪法得意便行不以为碍。守检专节者。咸有是非之论。文惠太子将欲以罪摈徒遂。通梦有感。于是改意归焉。魏主元宏遥挹风德。屡致书并请开讲。齐太祖不许外出。宗讲涅槃维摩胜鬘等。近盈百遍。以从来信施造太昌寺以居之。建武三年卒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九。先是北土法师昙准闻宗特善涅槃。乃南游观听。既南北情异思不相参。准乃别更讲说。多为北士所师。准后居湘宫寺。与同寺法身法真并为当时匠者。时有安乐寺慧令法仙法最。中兴寺僧敬道文。天竺寺僧贤。并善数论。振名上国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9—472 【介绍】: 即宋明帝。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文帝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后出为南豫州刺史。前废帝被杀,即位。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临海王刘子顼、寻阳王刘子房相继响应。乃发兵攻杀子勋、子顼,继而尽杀孝武帝其余诸子,又杀诸弟刘休祐、刘休仁等,皇室内乱更剧,刘宋统治日趋衰落,淮水以北地多沦于北魏。在位八年,谥明,庙号太宗。全宋文·卷七
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景和元年十二月即位。改元二:泰始、泰豫。在位八年,谥曰明皇帝,庙号太守。有集三十三卷。(案,《宋书·明帝纪》有改元大赦诏,据《南史·谢庄传》,编入《谢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9 【介绍】: 南朝宋宗室,字子流。临川王刘义庆孙。父死嗣爵。官步兵校尉,宋顺帝升明三年反,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465 【介绍】: 即拓跋浚。北魏皇帝。鲜卑族。太武帝长孙。宦官宗爱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旋又杀余。尚书源贺等杀宗爱,立浚为文成帝。年十三即位,由陆丽、刘尼等辅政。以太武帝用兵久,国内虚耗,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对内重视农业,减免杂调,设酒禁,改进吏治,惩治贪官,复佛教,释奴婢,令皇族、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通婚。对外与南朝宋通好。在位十四年,庙号高宗。全后魏文·卷二
帝讳浚,景穆太子之长子。正平二年十月即位。改元四:兴安、兴光、太安、和平。在位十四年。谥曰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83 【介绍】: 南朝齐陈郡阳夏人。谢灵运孙。宋文帝元嘉中,坐灵运事,随父谢凤徙岭南,元嘉末还。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起家奉朝请。补新安王国常侍。帝称其文“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宋明帝泰始中,为尚书殿中郎。入齐,为黄门郎。恃才使酒,坐失仪,出为南郡王中军司马。寻免官遭禁锢。武帝即位,使掌国史。娶张敬儿女为子妇,敬儿诛,被迫自杀。全齐文·卷十四
超宗,陈郡阳夏人,宋临川内史灵运孙。孝建初为奉朝请,选补新安王子鸾国常侍,转抚军参军,泰始初为建安王司徒参军、尚书殿中郎,迁司徒主簿、丹杨丞、建安王司徒记室、正员郎,兼尚书左丞中郎,左迁通直常侍。高帝为领军,引为长史、临淮太守,徙义兴太守,升明中为骠骑咨议。齐受禅,转黄门郎,出为南郡王中军司马,以怨望免。武帝即位,使掌国史,除竟陵王征北咨议参军,永明元年徙越州,行至豫章,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三子。封山阳王。宋明帝即位,改封晋平王、荆州刺史。素无才能,好财色,州中百姓不复堪命。明帝恐其难制,欲方便除之,留之都中。泰始七年,明帝猎于岩山,命休祐射一雉,趁时遣诸壮士杀之。全宋文·卷十四
休祐,文帝第十三子,孝建三年封山阳王,大明中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迁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入为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迁侍中。又迁左中郎将都官尚书,又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出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景和初进号镇西大将军,仍迁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定乱,以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江州、南豫州、豫州刺史,复徙荆州刺史。泰始四年改封晋平王,寻征为南徐州刺史,加侍中。七年,遣寿寂之等拉杀之,追赠司空,谥曰刺王,寻追免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