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公宇
飞洒
入粟
官局
官地
色役
官成
和雇
还官
官收
和市
公库
官舟
官庄
歌姬
《漢語大詞典》:公宇
旧时指官府处所。宋史·理宗纪一:“﹝ 宝庆 二年﹞秋七月戊辰,雷电雨,昼晦,大风。 遂安 、 休寧 两县界山裂,洪水坏公宇、民居、田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治事有公宇,退食有公廨。”
分類:官府处所
《漢語大詞典》:飞洒(飛灑)
(1).飘散洒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冰心 《最后的安息》:“只有微尘似的雨点,不住的飞洒。”
(2).特指 明 清 地主勾结官府,将田地赋税化整为零,分洒到其他农户的田地上,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手段。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若钱粮作弊飞洒各区,则是家至户到,无不受其荼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谋同飞洒,不令主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六章:“不知啥时候起就将别人的八分地钱粮飞洒到这三亩地上。”
《漢語大詞典》:入粟
(1).谓纳粟于官府,用以买官或赎罪。史记·平準书:“ 弘羊 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汉书·万石君传》:“今君上书言仓库城郭不充实,民多贫,盗贼众,请入粟为庶人。”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庆 自以为居相位不能理,请入粟赎己罪,退为庶人。”元史·选举志二:“凡先尝入粟遥授虚名者,今再入粟,则依验粮数,照依资品,今实授茶盐流官。”
(2).指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捐取功名。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王安 道:‘小姐守志至今,誓不改适。因家相公近故,小姐亲到京中来访相公,要与相公入粟北雍,请相公早办行期。’”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 粤 东人 姚子庄 为 石埭 县令,闻 河发 名,召至署中,欲为 河发 入粟为太学生。”
《漢語大詞典》:官局
(1).官署;官设机构。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龄》诗:“ 鄱阳 古名郡,赤金流山谷。每岁鼓钱刀,从来设官局。”
(2).指官府中的公事。宋史·李继和传:“且守边之臣,内忧家属之窘匱,外忧姦邪之憎毁。忧家则思为不廉,忧身则思为退迹,思不廉则官局不治,思退迹则庶事无心。” 宋 梅尧臣 《刘八饮将散分得非休沐不得会》诗:“君非休沐时,兹会岂能得!我无官局縈,幸尔预欢适。”
《漢語大詞典》:官地
(1).属于官府的土地。后汉书·刘盆子传:“帝怜 盆子 ,赏赐甚厚,以为 赵王 郎中。后病失明,赐 滎阳 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元 宋无 《废宅》诗:“蛙鸣私地为官地,燕认新人是故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他上条陈时,原是看定了一片官地,可以作为基址的。” 鲁迅 《呐喊·药》:“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
(2).指为大家所共有的土地。 梁斌 《红旗谱》一:“我那大哥!这你还不明白?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他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官地。”
《漢語大詞典》:色役
古时徭役之一。盛行于 唐 代,即由官府佥派人户去各级品官和官衙担任仆役的一种差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常侍 騭 廉察 江 西,特与放乡里之役,盲俗互有论列。 騭 判曰:‘ 江 西境内,凡为诗得及 涛 者,即与放色役,不止一 任涛 耳。’”新唐书·食货志一:“ 王鉷 为户口色役使,岁进钱百亿万緡。” 宋 欧阳修 《相度并县牒》:“﹝三县﹞地居僻远,户口凋零,全少词讼盗贼,逐县虚占令佐及诸色公人色役。”
《漢語大詞典》:官成
(1).谓官府的成规。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五曰官成,以经邦治。” 郑玄 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孙诒让 正义:“云‘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者,谓各官府所掌之事已成,则案其簿书文字,考其品数法式,即治会之事。”
(2).仕宦有成就。邓析子·转辞:“患生於官成,病始(殆)於少瘳,祸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终如始也。” 宋 王安石 《李用和转官》:“夫以才得选而久於险远之劳,不先有赏以加焉,何以劝夫能者,躐迁位等,兹实异恩。往祗官成,无废吾事!” 清 徐忠 《周栎园奇缘记》卷一:“嫡庶相处若姊妹,欢然无间言,各生二子。后公官成。既老,夫人子归 河南 , 钱氏 子寄居于 滁 。”
《漢語大詞典》:和雇(和僱)
同“ 和雇 ”。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三月﹞甲申, 金 主諭户部:‘今岁行幸 山后 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僱。’”
古代官府出价雇用人力。 唐 魏徵 《十渐疏》:“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 河 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元史·世祖纪十三:“近制,和雇、和买不及军家,今一切与民同。”
《漢語大詞典》:还官(還官)
(1).回任复职。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太宗 即位,拜中书侍郎,封 琅邪县男 ,以母丧解。服除,还官。”
(2).归还官府。魏书·释老志:“若官地盗作,即令还官。”明史·食货志三:“春振贫民,秋成还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至 宋 李参 为 淮南 转运使,令民自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穀熟还官,号青苗钱。”
《漢語大詞典》:官收
官府没收或征收。 唐 白居易 《杏为梁》诗:“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 卢将军 。素泥朱板光未灭,今岁官收别赐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收兑》:“势豪勾通旗甲,需索留难,欺压乡贱,则是处皆然也。今幸官收官兑,旗丁之虎恶少衰。”
《漢語大詞典》:和市
(1).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元史·何荣祖传:“ 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2).指与少数民族交易。旧唐书·回纥传:“自 乾元 之后,﹝ 回紇 ﹞屡遣使以马和市繒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 夏 人竟大入 河 东,朝廷乃议絶岁赐,禁和市。”
《國語辭典》:公库(公庫)  拼音:gōng kù
政府经管现金、票据、證券和其他财物的机关。而关于现金、票据、證券的出纳、保管、移转及财物契据的保管交易,则指定银行为代理机关。分有国库、省库、市库和县库。
《漢語大詞典》:官舟
官府的船。 宋 王安石 《上欧阳永叔书》:“亲老口众,寄食于官舟而不得躬养,于今已数月矣。”宋史·苏轼传:“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弊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
分類:官府
《國語辭典》:官庄(官莊)  拼音:guān zhuāng
公家的庄地。如:「此地划为官庄,私人不得任意占用。」
《國語辭典》:歌姬  拼音:gē jī
歌女。《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自觉朦胧恍惚,告醉求卧。」也作「歌伎」、「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