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官滥羊头
 
烂羊费官爵
 
侯封总羊头
 

《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47~
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有宠,遂委政于萌,日夜与妇人饮宴后庭。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诸将识非更始声,出皆怨曰:「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起,扺破书案。赵萌专权,威福自己。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自是无复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斩之,更始救请,不从。时李轶、朱鲔命山东,王匡、张卬横暴三辅。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裤、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简释

烂羊头:指贪官污吏。清张问陶《冬日遣怀》:“今古茫茫貉一丘,功名常笑烂羊头。”

《國語辭典》:官爵  拼音:guān jué
官阶和爵位。《儒林外史》第一回:「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
《國語辭典》:印绶(印綬)  拼音:yìn shòu
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丝带。《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其后公孙述数出兵汉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绶授嚣。」《三国演义》第二回:「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
《漢語大詞典》:命秩
犹官爵。 唐 吕温 《道州刺史厅后记》:“若冠綬命秩之差,则有格令在;山川风物之辨,则有图牒在。” 宋 曾巩 《王瑛杨宗立三班借职制》:“是用从尔之请,锡之命秩。”
分類:官爵
《國語辭典》:组绶(組綬)  拼音:zǔ shòu
用来系印环等物的丝带。《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唐。白居易罢府归旧居〉诗:「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漢語大詞典》:封秩
(1).封官授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兴,封秩辅佐,皆所以褒功赏德,为国藩卫也。”
(2).泛指官爵。北史·高肇传:“减削封秩,抑黜勋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因拜问封秩,曰:‘吾即此山之神。’”
分類:封官官爵
《漢語大詞典》:青组(青組)
(1).青色的丝绳、丝带、古代官员常用以系冠、服、印。仪礼·士冠礼:“緇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新唐书·车服志:“纽约,贵贱皆用青组,博三寸。” 明 李东阳 《鲁公古墓》诗:“看佩铜章繫青组,有酒谁浇墓傍土。”
(2).借指官爵。宋书·傅隆传论:“俯拾青组,蔑顾籯金。”
《漢語大詞典》:圭冕
喻官爵。 唐 郑薰 《内侍省监楚国公仇士良神道碑》:“蝉联珪冕,辉映简册。”
分類:官爵
《高级汉语词典》:圭裳
圭衣
《國語辭典》:男子  拼音:nán zǐ
1.男人。《礼记。内则》:「男子居外,女子居内。」《三国演义》第九○回:「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是一妇人,愿与你出战。」
2.儿子。《庄子。天地》:「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國語辭典》:爵禄(爵祿)  拼音:jué lù
爵位与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退其爵禄。」《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徐州之祸,乃陈圭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祸于将军。」
《國語辭典》:不迁(不遷)  拼音:bù qiān
不移改、不转变。《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漢語大詞典》:迁官(遷官)
(1).晋升官爵。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一生盛旺,快乐安然,发福迁官,主生贵子。”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用人之道:“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2).贬官。降职。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登七盘岭诗之一》:“才非 贾傅 亦迁官,五月驱羸上 七盘 。”
《國語辭典》:天爵  拼音:tiān jué
1.天赋的爵位。指德高尊荣,胜于朝廷爵位。《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
2.朝廷的爵位。《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尚》:「上过其分,则恐所由之不本,而干势驰骛之路开;下踰其叙,则恐天爵之外通,而机权之门多矣。」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三。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恶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國語辭典》:灶下养(灶下養)  拼音:zào xià yǎng
厨师。《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灶下养,中郎将。」
分類:无能武将
《國語辭典》:烂羊头(爛羊頭)  拼音:làn yáng tóu
比喻滥授名器、官爵。《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裤、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分類:被打
《漢語大詞典》:烂羊(爛羊)
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 长安 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烂羊”为典,指地位卑下者或滥授官爵。 唐 张说 《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 许承钦 《次韵赠邓孝威》:“屠狗可怜长结客,烂羊终日听封侯。” 清 王韬 《停捐纳》:“再閲数十年,将所谓官者,满街悉是,徧地皆然,烂羊续貂之誚,重见於今日矣!”
《漢語大詞典》:羊头(羊頭)
(1).见“ 羊胃羊头 ”。
(2).三棱形的箭镞。《淮南子·修务训》:“ 苗山 之鋋,羊头之销。”参阅《方言》第九。
分類:三棱箭镞
《國語辭典》:羊胃羊头(羊胃羊頭)  拼音:yáng wèi yáng tóu
后汉时,李轶、王匡等骄纵擅命,其所授官爵者皆社会地位卑下之人,被看作小人,时人作谣讽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典出《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后比喻官场中多是一些污滥、充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