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男子  拼音:nán zǐ
1.男人。《礼记。内则》:「男子居外,女子居内。」《三国演义》第九○回:「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是一妇人,愿与你出战。」
2.儿子。《庄子。天地》:「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
《漢語大詞典》:将仕(將仕)
官名。“将仕郎”的简称。后也用以称无官职的富豪。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议亲》:“呀,老将仕,失迎了。”《水浒传》第二回:“这 柳世权 却和 东京 城里 金梁桥 下开生药铺的 董将仕 是亲戚。”
《漢語大詞典》:贵游(貴游)
亦作“ 贵游 ”。 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郑玄 注:“贵游子弟,王公之子弟。游,无官司者。”梁书·儒林传序:“朕肇基明命,光宅区宇,虽耕耘雅业,傍阐艺文,而成器未广,志本犹闕,非以鎔范贵游,纳诸轨度,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北史·魏收传:“见当涂贵游,每以言色相悦。”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贵游谁最贵, 卫 霍 世难比。” 清 黄景仁 《杂诗》:“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前后难俱存,终捐旧朋儔。”
《漢語大詞典》:秃翁
贬指年老而无官势的人。亦用以自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召 韩御史大夫 载,怒曰:‘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秃老翁,言 婴 无官位扳援也。”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七:“憔悴衡门一秃翁,回头无事不成空。”
《國語辭典》:埋头(埋頭)  拼音:mái tóu
集中精神,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文明小史》第二六回:「自此以后,只许埋头用功,再不要出去招这些邪魔外道来便了。」也作「埋首」。
《國語辭典》:素封  拼音:sù fēng
语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指无官爵封邑,而资财丰厚的富人。《聊斋志异。卷二。红玉》:「约半年,人烟腾茂,类素封家。」
《漢語大詞典》:安素
安于白身。素,谓无官爵。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论:“然则荣名功业非为不善也,千载一遇,处智之地难也。若夫安素守隐,其於人间之懽,故以易而无累矣。”
分類:无官官爵
《漢語大詞典》:素身
(1).指无官爵的人。《魏书·孝明帝纪》:“可令第一品以下五品以上,人各荐其所知,不限素身居职。”
(2).白色的身体。晋书·慕容盛载记:“有雀素身緑首,集于 端门 ,栖翔 东园 。”
《國語辭典》:白身人  拼音:bái shēn rén
平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多保道:『兄长不过是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倚仗,到彼地方,未必行得去。』」
《國語辭典》:家人子  拼音:jiā rén zǐ
1.平民子女。《史记。卷一○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藉伍符。」
2.汉宫人的名称。《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序》:「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唐。颜师古。注:「家人子者,言采择良家子以入宫,未有职号,但称家人子也。」《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欲顺适其意,乃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可以虞侍太子者。」
《國語辭典》:圹僚(壙僚)  拼音:kuàng liáo
不做官、无官位。《汉书。卷七三。韦贤传》:「五世圹僚,至我节侯。」
《漢語大詞典》:无官御史台(無官御史臺)
古谓太学生无职而敢言,称“无官御史臺”。《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上》引 宋 吕荣义 《上庠录》:“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於是以太学为‘无官御史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诗云:‘有髮头陀寺,无官御史臺。’言其清苦而鯁亮也。”
《國語辭典》:布衣之交  拼音:bù yī zhī jiāo
1.贫贱时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难知己的朋友。《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且布衣之交,犹有务信誓而蹈水火,感知己而披肝胆,徇声名而立节义者。」《隋唐演义》第八二回:「臣有一布衣之交,西蜀人士,姓李名白,博学多才。」
2.平民之间相互的交往。《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有官位者与平民的交往。《梁书。卷五。元帝本纪》:「世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东周列国志》第九八回: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