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徙卜
迁居。古人定居须经过占卜,故称。《宋书·武帝纪中》:“朝野丧沮,莫有固志,家献徙卜之计,国议迁都之规。”
《國語辭典》:住户(住戶)  拼音:zhù hù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家庭。如:「这个社区大约有一百家住户。」也称为「住家主儿」、「住家儿的」。
《漢語大詞典》:杜浣花
指 唐 杜甫 。 杜甫 晚年定居在 四川 浣花溪 畔,故称。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千古诗人推 杜浣花 ,其诗……如时雨一过,夭矫百物,随地而兴,生意各别,无不俱足。”又,“ 杜浣花 云:‘晚岁渐於诗律细。’又云:‘语不惊人死不休。’”
《漢語大詞典》:生獠
古代对未入州城定居的 僚 人的蔑称。魏书·獠传:“ 巴州 生 獠 并皆不顺,其诸头王每於时节謁见刺史而已。”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 显庆 三年, 罗 竇 生 獠 酋领 多胡桑 率众内附。”宋史·蛮夷传四·渝州蛮:“熟夷 李光吉 、 梁秀 等三族……数以其徒伪为生 獠 劫边民,官军追捕,輒遁去。”按, 僚 为 中国 古族名,分布在今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等地区,近代壮侗语族各族及 仡佬 族与其有渊源关系。
《漢語大詞典》:雁民
流浪无定居的民户。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将相尽 更始 之羊胃,衣冠多南渡之雁民。”参见“ 雁户 ”。
《國語辭典》:雁户(雁戶)  拼音:yàn hù
居于异乡,流转无定所的民户。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唐。刘兼 酬勾评事诗:「才薄只愁安雁户,年高空忆复渔舟。」
分類:流动民户
《漢語大詞典》:城郭国(城郭國)
古时谓 西域 筑城定居的国家。后汉书·班超传:“乃命将帅击右地,破 白山 ,临 蒲关 ,取 车师 ,城郭诸国震慴响应。” 宋 程大昌 《北边备对·北狄无城郭》:“ 汉 叙 西域 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则其筑城有守者也,行国则不立城郭而以马上为国者也。”
《漢語大詞典》:卜宇
谓择定居宅。 南朝 梁 任昉 《齐司空曲江公行状》:“爰乃卜宇 金陵 ,营带林壑。”
《漢語大詞典》:箸土傅籍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
《漢語大詞典》:占着(占著)
上报家中人数附于册籍,落户定居。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任安 , 滎阳 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 长安 ,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内郡人将妻子来占著,五岁以上,与居民同,均皆得选举。”
《国语辞典》:内地杂居(内地杂居)  拼音:nèi dì zá jū
外国人于国内自由定居,与本国人杂处。
《国语辞典》:拉丁民族  拼音: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义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
2.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如义大利、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国语辞典》:放牧业(放牧业)  拼音:fàng mù yè
采定居圈牧,牲畜种类单纯,产品大部分供应市场,牧民常兼营农耕以生产饲料,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的一种畜牧方式。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温带草原地区。
《国语辞典》:原住民  拼音:yuán zhù mín
指某地区原先定居的族群。目前官方认定的台湾原住民包含有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赛夏族、雅美(达悟)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邵族、噶玛兰族、赛德克族、拉阿鲁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等十六族。
《国语辞典》:漂来户(漂来户)  拼音:piāo lái hù
自外地迁移定居于当地的人。如:「漂来户多半需要一点时间来习惯当地的风俗民情。」
《国语辞典》:先驱者(先驱者)  拼音:xiān qū zhě
1.在一片没有生物的地区,首先移入而定居的生物。
2.首先尝试新事物或在前领导的人。如:「他是本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