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曲宴
紫闼
婕妤
内中
宝林
内职
宫僚
金沟
天禄阁
司言
粉闱
右掖
内司
禁密
嫔嫱
《國語辭典》:曲宴  拼音:qū yàn
小宴,不同于正式宴会。宋时内苑留臣下赐宴称为「曲宴」。《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为虚费。」《文选。嵇康。琴赋》:「若乃华堂曲宴,密友近宾,兰肴兼御,旨酒清醇。」
分類:私宴宫中
《漢語大詞典》:紫闼(紫闥)
指宫廷。闼,宫中小门。后汉书·崔駰传:“不以此时攀台阶,窥紫闥,据高轩,望朱阁。”文选·陆机〈辨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 吕延济 注:“紫闥,帝宫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紫闥重开序,青衿再设庠。”
分類:宫廷宫中
《國語辭典》:婕妤  拼音:jié yú
职官名。为汉代女官,武帝时所置,位视上卿,爵比列侯。自魏晋至明代多沿设。也作「倢伃」。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國語辭典》:内中(內中)  拼音:nèi zhōng
1.其中、里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把箱笼多搬到官面前来,内中一箱沉重。」《红楼梦》第六○回:「柳家的忽见一群人来了,内中有钱槐,便推说不得閒,起身便走了。」也作「内里」。
2.皇宫中。宋。苏轼奏内中车子争道乱行劄子〉:「今车驾方宿斋太庙,而内中车子不避,仗卫争道乱行。」
《漢語大詞典》:宝林(寶林)
(1).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宝林之上,喜见叶而争开。”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你岂忘了这里是天堂?你岂不爱这里底宝林成行?”
(2).古代宫中女官名。隋书·后妃传序:“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新唐书·车服志:“礼衣者,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女官七品以上大事之服也。”
《國語辭典》:内职(內職)  拼音:nèi zhí
1.嫔妃等在宫中当尽的职守。《礼记。昏礼》:「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后汉书。卷一○。皇后纪。序》:「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
2.朝廷内的官职。《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祇性矜豪,乐在外放恣,不愿内职。」唐。白居易除郑裍太子宾客制〉:「脱以其久居内职,累事先朝,思厚大臣,贵全终始。」
《漢語大詞典》:宫僚
(1).谓太子属官。《南齐书·礼志下》:“且 汉 魏 以来,宫僚充备,臣隶之节,具体在三。”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儿郎有任宫僚者。”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今皇嗣初定,未闻选经术识虑之士,以拥护羽翼,乞妙选贤德,以为宫僚。”宋史·燕王德昭传:“时宫僚有缺,不即请,而以他官摄。”
(2).谓宫中的僚属。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四回:“ 食其 本无相材,仍在宫中厮混,名为监督宫僚,实是趋承帷闥。”
《漢語大詞典》:金沟(金溝)
(1).犹金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沟。”一本作“ 金埒 ”。 隋 辛德源 《短歌行》:“驰射罢金沟,戏笑上云楼。” 清 陈维嵩 《满庭芳·过辽后梳妆楼》词:“细马轻衫,西风南苑,偶然人过金沟。”参见“ 金埒 ”。
(2).谓宫中沟渠。《文选·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金沟朝 灞 滻 ,甬道入 鸳鸞 。” 李善 注:“ 戴延之 《西征记》曰:‘御沟引 金谷 水,从 閶闔门 入。’”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发怒》:“目断青鸞瞻碧雾,情深红叶看金沟。”
分類:宫中沟渠
《漢語大詞典》:金埒
(1).用钱币筑成的界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 济 ( 王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 徐震堮 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一本作“ 金沟 ”。
(2).借指豪侈的骑射场。 北周 庾信 《谢滕王赉马启》:“ 王济 饮酒之欢,长驱金埒。” 唐 李端 《赠郭驸马》诗:“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明张景《飞丸记·权公狼狈》:“想 章臺 马嘶金埒,怎知蜗壳忘回,麝脐番累。”
(3).借指名贵的马匹。 唐 司空曙 《观猎骑》诗:“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仅记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羣过水竹居。’”
(4).金色的围墙。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须知上帝高居,不比人王宫殿,玉阶金埒。”
《國語辭典》:天禄阁(天祿閣)  拼音:tiān lù gé
汉代宫中的藏书阁。汉高祖时创建,刘向、刘歆、扬雄曾在此校书。
《漢語大詞典》:司言
(1).谓担任中书舍人。 唐 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唐 刘禹锡 《代裴相祭李司空文》:“ 度 忝司言,公持化权。”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诗:“司言兼逸趣,鼓兴接知音。”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册皇后仪:“内命妇各就位,皇后首饰褘衣,内侍引司言,司言引尚宫,尚宫引皇后出閤。”明史·职官志三:“女官。六局。尚宫局,领司四:司记、司言、司簿、司闈。”原注:“凡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漢語大詞典》:粉闱(粉闈)
(1).尚书省之别称。闱,宫中小马。 唐 李山甫 《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徵书归省署》诗:“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闈。” 宋 欧阳修 《送孟都官知蜀州》诗:“名郎出粉闈,佳郡古 关西 。”
(2). 唐 宋 时由尚书省举行的试进士的考场。闱,旧称试院。 唐 司空图 《省试》诗:“粉闈深锁唱同人,正是 终南 雪霽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及就试粉闈,诗题乃‘湘灵鼓瑟’。”
《漢語大詞典》:右掖
(1). 唐 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唐 李乂 马怀素 《中宗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鯫生侍从忝 王 枚 ,右掖司言实不才。”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右掖连臺座,重门限禁扃。”
(2). 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明史·兵志一:“ 成祖 增京卫为七十二。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参见“ 五军 ”。
《漢語大詞典》:五军(五軍)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漢語大詞典》:内司
(1). 北朝 魏孝文帝 所置宫中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 孝文 改定内官……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僕;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
(2). 宋 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内司官:“内侍省:知省、都知……御輦马、御马院兼提举、诸内司、库藏司所等处。”参阅宋史·职官志六
(3).诸王府的属官。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元统 间,革去羣王内司,併入艺文监。”
《漢語大詞典》:禁密
(1).指宫廷秘密。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阜 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 阜 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旧唐书·李德裕传:“访闻近日駙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此辈无他才伎可以延接,唯是洩漏禁密,交通中外,羣情所知,以为甚弊。”
(2).保守秘密。晋书·天文志上:“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覩,故宣、盖沸腾。”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旧唐书·令狐楚传:“时 李逢吉 作相,极力援 楚 ,以 李绅 在禁密沮之,未能擅柄。”
《國語辭典》:嫔嫱(嬪嬙)  拼音:pín qiáng
古代宫中的女官。《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晋。杜预。注:「嫔、嫱,妇官。」《三国志。卷六一。吴书。潘浚陆凯传。陆凯》:「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