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韵府拾遗 尤韵》:家修
柳宗元与友人论文书自孔氏以来兹道大阐家修人励刓精竭虑者几千年矣
分类:家修
《国语辞典》:在家修  拼音:zài jiā xiū
在家的修行者。如:「他退休后,每天跟几位在家修的谈论习佛的心得,受益不少。」也称为「在家出家」。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晋 慧远 《论沙门不应敬王者书》:“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世高:“﹝ 安世高 ﹞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旧唐书·辛替否传:“臣闻出家修道者,不预人事,专清其身心,以虚泊为高,以无为为妙。”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行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説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谈谈爱情》:“这个问题人人有,闹革命可不是出家修行。”
《國語辭典》:官道  拼音:guān dào
由政府开凿修筑的道路。唐。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诗:「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漢語大詞典》:守一
亦作“ 守壹 ”。
(1).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 唐 吕岩 《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诵金刚经帖》:“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
(2).专守定法。汉书·严安传:“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3).指忠于某一信条。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 龚圣与 作《宋江三十六赞》并序曰……古称 柳盗跖 为盗贼之圣,以其守壹。”
(4).指女子守节。 清 卓尔堪 《昆阳王烈女拟焦仲卿妻古诗体》:“孤鴈终孤飞,不屑乱匹配。女子守一终,旧盟焉敢背。”
《國語辭典》:杏坛(杏壇)  拼音:xìng tán
孔子授徒讲学的地方。语出《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后人因而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取名杏坛。今以杏坛泛指教育界。如:「杏坛芬芳录」。
《漢語大詞典》:杏田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 奉 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病重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餘株,鬱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羣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 奉 ,但将穀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 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餘斛。”后因以“杏田”为隐者为民谋益的典实。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唐 钱起 《送宋徵君让官还山》诗:“魏闕辞花綬,春山有杏田。”
分類:隐者典实
《國語辭典》:修道  拼音:xiū dào
1.修习道德学问。《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宗教信徒虔诚地学习教义,并将教义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
《漢語大詞典》:圆觉(圓覺)
佛教语。指佛家修成圆满正果的灵觉之道。 南朝 梁元帝 《扬州梁安寺碑序》:“旃檀散馥,无復圆觉之风。” 宋 曾慥 类说·佛书杂说·无漏法门:“人弗为恶,通乎昼夜之道,而即所谓圆觉也。”红楼梦第一二○回:“方知 石兄 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圆觉,也可谓无復遗憾了!”
《漢語大詞典》:朝真
(1).道教谓朝见真人。 唐 吕岩 《雨中花》词:“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盖凡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观 元始 。”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晓来控鹤朝真去,不带青天一片云。”
(2).道家修炼养性之术,犹佛家之坐禅。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牎嚥日肝肠暖,古殿朝真屨袖香。”《水浒传》第五三回:“当下 公孙胜 引着 戴宗 、 李逵 到 松鹤轩 内,正值真人朝真纔罢,坐在云床上。”
《漢語大詞典》:煮白石
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 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 元 方回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漢語大詞典》:九法
亦作“ 九灋 ”。
(1). 周 治理邦国的九种措施。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詰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以小事大,以和邦国。”
(2).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大法。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
(3).指 汉 《九章律》汉书·叙传下:“ 汉 章九法, 太宗 改作。”参见“ 九章 ”。
(4).指道家修仙之法。 南朝 宋 鲍照 《谢赐药启》:“臣卫躬不谨,养命无术。情沦五难,妙谢九法。” 钱振伦 注引列仙传:“ 涓子 隐於 宕山 ,受 伯阳 九仙法。”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种图饰。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种图案。见《书经。益稷》唐。孔颖达。正义。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漢語大詞典》:鍊骨
指道家修炼肌骨,使身形轻盈不朽。 明 唐顺之 《古镜歌》:“有如鍊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灵气。”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终当齎餱粮,鍊骨如飞鸿。” 清 曹寅 《栗花歌》:“图经果载鍊骨法,来日芒鞋竭蹙直入巉岏中。”
《漢語大詞典》:咽日(嚥日)
吞服太阳精气。为道家修养之法。日,日华,太阳的精气。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诗:“晴窗嚥日肝肠煖,古殿朝真屨袖香。”
《漢語大詞典》:鍊魄
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 ,鍊魄栖云幄。” 唐 奚贾 《谒李尊师》诗:“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