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儒豪
杰出的儒家学者。 宋 叶适 《〈归愚翁文集〉序》:“自二 郑 公后,儒豪接踵,而 永嘉 与为多,然皆兄事 景 元 。”
《漢語大詞典》:淹中馆(淹中舘)
淹中 的塾馆。借指一般儒家学馆。 唐 卢照邻 《文翁讲堂》诗:“ 锦里 淹中 舘, 岷山 稷下 亭。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参见“ 淹中 ”。
《漢語大詞典》:淹中
(1). 春秋 鲁国 里名。在今 山东省 曲阜市 。古文《礼经》所出之处。汉书·艺文志:“《礼古经》者,出於 鲁 淹中 。”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里名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三:“曩将 奄 宅证 淹中 ,肃肃微言謦欬逢。”
(2).借指儒家学术中心。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於时 淹中 、 稷下 之生, 金华 、 石渠 之士,莫不过衢樽而挹多少,见斗极而晓西东。”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冬之化,再造双 川 ; 淹中 、 稷下 之风,一匡三 蜀 。” 唐 皇甫冉 《闲居作》诗:“学谢 淹中 术,诗无 鄴下 名。”
(3).深广中正。宋书·谢景仁传:“其器体淹中,情寄实重。”
《國語辭典》:政治学(政治學)  拼音:zhèng zhì xué
研究国家的起源、性质、政体、目的等,及一个社会中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科学。
《國語辭典》:章甫缝掖(章甫縫掖)  拼音:zhāng fǔ féng yè
章甫,礼冠。缝掖,袖子宽大的衣服。章甫缝掖指儒者的服饰。《幼学琼林。卷二。衣服类》:「章甫缝掖,儒者衣服。」
《国语辞典》:五朵梅花级(五朵梅花级)  拼音:wǔ duǒ méi huā jí
旧时我国旅馆分级中最高的等级。其评鉴方式由观光局邀集国内专家学者,根据环境设施等五十三项标准,逐项客观评分,满分为一千三百六十分,总分达九百分以上者则定为五朵梅花级旅馆。
《国语辞典》:邹鲁遗风(邹鲁遗风)  拼音:zōu lǔ yí fēng
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学风。《梁书。卷三九。羊侃传》:「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
《国语辞典》:阳儒阴释(阳儒阴释)  拼音:yáng rú yīn shì
表面上讲儒家学说,背地里却宣扬佛教思想。
《国语辞典》:百家诸子(百家诸子)  拼音:bǎi jiā zhū zǐ
泛指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各家学说。也作「诸子百家」。
《漢語大詞典》:青箱传学(青箱傳學)
谓以史学为家学世代相传。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达于国朝采其菁华至简如富钦受嘉贶诗以谢之》:“青箱传学远,金匱纳书成。”参见“ 青箱学 ”。
《漢語大詞典》:青箱学(青箱學)
宋书·王准之传:“曾祖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諳 江 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 王氏 青箱学’。”后即以“青箱学”指传家的史学。 宋 苏舜钦 《黎生下第还乡》诗:“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亦作“ 青緗学 ”。 宋 刘弇 《蒋沙庄居》诗之六:“家有青緗学,儿传《急就》章。”
分類:传家史学
《漢語大詞典》:儒教徒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吴虞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是 少正卯 之诛,儒教徒亦不敢竟以为是。”
《漢語大詞典》:儒家经书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乐》、《》、《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即《》、《》、《》、《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國語辭典》:家学渊源(家學淵源)  拼音:jiā xué yuān yuán
家学世代相传,根柢深厚。《镜花缘》第五六回:「他们二位都是家学渊源,此去定然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