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血流漂杵  拼音:xuè liú piāo chǔ
杵,木棒。血流漂杵指杀人很多,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战场上杀戮的惨酷。《书经。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国语辞典》:神理不容  拼音:shén lǐ bù róng
形容罪大恶极,鬼神天理不能容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国语辞典》:伤亡枕藉(伤亡枕藉)  拼音:shāng wáng zhèn jiè
形容受伤和死亡的人数极为众多。如:「看到战场上伤亡枕藉的惨烈景况,不禁令人感慨战争的无情!」
《国语辞典》:苦不聊生  拼音:kǔ bù liáo shēng
形容受尽痛苦折磨,无法生存下去。《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行十馀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国语辞典》:肌无完肤(肌无完肤)  拼音:jī wú wán fū
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肌肤。形容受伤惨重。《旧五代史。卷六五。唐书。李建及传》:「建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也作「体无完肤」、「身无完肤」。
《国语辞典》:乡风慕义(乡风慕义)  拼音:xiàng fēng mù yì
因思慕德义,故闻风而来。形容受德义感召而非常向往,纷纷投奔。《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南朝宋。孝武帝〈兴学诏〉:「今息警夷嶂,恬波河渚,栈山航海,乡风慕义,化民成俗,兹时笃矣。」
《国语辞典》:拨云睹日(拨云睹日)  拼音:bō yún dǔ rì
拨开云雾见太阳。语本《晋书。卷四三。乐广传》:「尚书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后以此语形容受到启发,豁然开通的心情。或比喻一扫阴霾,见到光明、希望无穷的境遇。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自别兄长台颜,一向有失听教;今得一见,如拨云睹日。」《隋唐演义》第四九回:「忆昔相从,多蒙教诲,至今感德。此刻相逢,何异拨云睹日?」也作「拨云见日」。
《国语辞典》:容不下  拼音:róng bù xià
不能容受。如:「这个房间太小,容不下大型的家具。」
分类:容受
《國語辭典》:魂飞魄散(魂飛魄散)  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1.魂魄离体。比喻死亡。《西游记》第四一回:「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2.比喻非常恐惧害怕。《三国演义》第一○四回:「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红楼梦》第四四回:「那小丫头已经吓的魂飞魄散,哭著,只管碰头求饶。」也作「魄散魂飞」、「魂飘魄散」、「魂飞魄丧」、「魂销魄散」。
《國語辭典》:撑肠拄肚(撐腸拄肚)  拼音:chēng cháng zhǔ dù
形容吃得太饱,肠腹有撑起的感觉。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礧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如吃物事相似:将甚么杂物事,不是时节,一顿都吃了,便被他撑肠拄肚,没奈何他。」也作「撑肠拄腹」。
《漢語大詞典》:垂头拓翼
1.亦作"垂头塌翅"。
2.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千磨百折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惟是真命天子,故任那千磨百折妖崽围攻,总不能有损真主之丝毫耳。” 黄远庸 《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矧在 玉麟 辈身经千磨百折图谋革命, 武汉 血战之苦,诸君与有何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