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好
佛教语。佛经称 释迦牟尼佛 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又称 无量寿佛 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亦用作佛像的敬称。 汉 牟融 《理惑论》:“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容华秀絶,相好端明。”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忉利天,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國語辭典》:交结(交結)  拼音:jiāo jié
1.交际、往来。《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且说小娥在家多閒,乘空,便去交结那邻近左右之人。」
2.串通、勾结。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问他一个交结贡官,停妻再娶,纵容泼妇,枉法成招,大大的罪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
3.交错接连。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櫼栌各落以相承,栾栱夭蟜而交结。」
《國語辭典》:枝干(枝幹)  拼音:zhī gàn
1.树木的主干与旁枝。唐。白居易〈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2.宗族的大宗与旁支。《文选。曹囧。六代论》:「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海内无主,四十馀年。」
3.天干与地支。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律历类》:「甲乙谓之干,子丑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
《漢語大詞典》:枝干相持(枝幹相持)
犹枝叶相持。
《國語辭典》:通好  拼音:tōng hǎo
彼此往来交好。《北史。卷六四。柳虬传》:「侯景作乱江南,周文令带韦使江、郢二州,与梁邵陵、南平二王通好。」
《國語辭典》:交疏  拼音:jiāo shū
1.交情淡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
2.窗上交错雕刻的花格子。《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漢語大詞典》:深密
(1).深沉缜密。谓内心掩藏很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深密有智防,自从 太祖 征伐,常谋謨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北史·齐纪上·神武帝:“ 神武 性深密高岸,终日儼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 老舍 《牺牲》:“他的深密没能完全胜过他的简单,可是他必须要深密。”
(2).指关系深厚密切。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后主,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
(3).浓密。宋书·薛安都传:“所在皆棘榛深密,难为用师,故能久自保藏,屡为民患。”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我又曾见过 杭州 虎跑寺 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4).指地方、处所很隐蔽。朱子语类卷八七:“西北隅为屋漏,西南为奥……此是至深密之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文若虚 搬在一个深密谨慎的卧房里头去处。”
(5).深奥隐秘。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流汐涨》:“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底深密意思。”
《漢語大詞典》:密赞(密贊)
密切辅佐。 明 李本 《〈重编诚意伯文集〉序》:“殄 汉 歼 吴 ,混一六合,公密赞之功,在 开平 、 武寧 之先,灼灼可睹也。”
分類:密切辅佐
《國語辭典》:排比  拼音:pái bì
1.安排、准备。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宫词〉:「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明。汤显祖《邯郸记》第一八折:「喜珠儿头直上吊下到裙拖,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著他。」
2.依次排列、编排。《旧唐书。卷一九○。文苑列传下。杜甫》:「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唐。元稹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诗:「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3.一种修辞学上的辞格。连续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法,藉以表达出同范围、同性质的意象,称为「排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宋。周敦颐 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漢語大詞典》:近局
(1).近邻;关系密切的亲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五:“漉我新熟酒,隻鷄招近局。” 闻人倓 笺:“近局谓亲宾之相近者。局,一作属。”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三:“每至花时,折简招呼近局作软脚会,巡环劝酒,不醉无归。”
(2).引申为陪客。 清 赵翼 《晓东小岩香远邀我神仙馆午饭》诗:“吾友贪养颐,诱我作近局。”又有《近局将遍计日言旋再迭留别》诗。
《國語辭典》:切己  拼音:qiè jǐ
1.与自己密切相关。《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亲戚都不是切己之事,那个去查他底细。」也作「切身」。
2.贴心、知心。《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你千乡万里,出外为客,若没有切己的亲戚,那个知疼著热?」
《國語辭典》:切身  拼音:qiè shēn
1.近身。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乐不可舍者,患不能切身也。」
2.与自身密切相关。宋。朱熹〈答程正思书〉:「朝夕点检,是切身之急务。」也作「切己」。
3.亲身、自身。如:「晚归的人要特别留心切身的安全。」
《國語辭典》:老弟  拼音:lǎo dì
称谓。对自己的弟弟或较年幼者的称呼。《文明小史》第三二回:「老弟你休要执迷不悟。」
《國語辭典》:紧切(緊切)  拼音:jǐn qiè
1.迫切、重要。《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那汉应诺声绝,言:『紧切有文解来申发。』」
2.非常、厉害。《水浒传》第一一回:「林冲踏著雪只顾走。看看天色冷得紧切,渐渐晚了。」
《國語辭典》:亲密(親密)  拼音:qīn mì
亲近密切。《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自呼韩邪后,与汉亲密。」《红楼梦》第九回:「自此以后,他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
《漢語大詞典》:连榻(連榻)
并榻。多形容关系密切。晋书·外戚传·羊琇:“初, 杜预 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新唐书·姜晈传:“出入卧内,陪燕私,詔许捨敬,坐与妃嬪连榻,间击毬鬭鷄,呼之不名也。” 宋 苏籀 《答曹机宜启》:“设招贤之连榻,侍致胜之良筹。”
分類: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