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8,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多寡
鳏寡
寡欲
众寡
寡人
寡妇
寡过
寡昧
寡和
寡言
寡闻
孤寡
寡合
寡妻
寡与
《國語辭典》:多寡  拼音:duō guǎ
数量上多或少。《水浒传》第四一回:「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只要三老爹把这事办的妥当,我是好处多寡分几两银子罢了!」
分類:多寡多少
《國語辭典》:多少  拼音:duō shǎo
1.若干。指数量。《南史。卷二九。蔡廓传》:「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唐。孟浩然 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很多、许多。《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原来这油铺是个老店,从来生意原好;却被邢权刻剥存私,将主顾弄断多少。」
3.或多或少。《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是桑梓的情谊,多少帮助些,也未可知。」
《國語辭典》:鳏寡(鰥寡)  拼音:guān guǎ
年老而失去配偶的人。泛指孤独无助的人。《孝经。孝治章》:「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
《國語辭典》:寡欲  拼音:guǎ yù
欲望少。《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國語辭典》:众寡(眾寡)  拼音:zhòng guǎ
多少。《周礼。地官司徒。里宰》:「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韩非子。安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分類:
《國語辭典》:寡人  拼音:guǎ rén
1.寡德的人。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左传。鲁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孟子。梁惠王下》:「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2.古代诸侯夫人的自称。《诗经。邶风。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汉。郑玄。笺:「寡人,庄姜自谓。」
3.孤单无伴的人。如:「他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个。」
《國語辭典》:寡妇(寡婦)  拼音:guǎ fù
丧夫的妇人。《礼记。坊记》:「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儒林外史》第一回:「只因你父亲亡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
《國語辭典》:寡过(寡過)  拼音:guǎ guò
语出《论语。宪问》:「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指省身克己,使过失日少。宋。苏轼〈荀卿论〉:「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分類:犯错错误
《漢語大詞典》:寡昧
(1).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臣既寡昧,识无光远,景命虽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 章炳麟 编《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其有壮士,寡昧不学,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途,初无邪正,黄白异种,互为商旅,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当兼包并容。”
(2).指寡昧的人。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不自圣贤询於寡昧,延见田里之士,究观文武之宜。”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良儔秉高谊,寡昧岂见忘!”
《漢語大詞典》:寡和
能唱和的人很少。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三:“是以南 荆 有寡和之歌,东野有不释之辩。”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 唐 元稹 《酬乐天雪中见寄》诗:“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
分類:唱和
《國語辭典》:寡言  拼音:guǎ yán
不多言。《礼记。内则》:「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
分類:寡言言语
《漢語大詞典》:寡闻(寡聞)
见闻不广。晏子春秋·问上八:“ 鲁 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故 魏武 称 张子 之文为拙,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掇 崔 杜 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议者以为:祖宗时,凡建一事,施一令,必下侍臣博议,盖审处之也。或曰,此执政寡闻之过也。”
分類:见闻不广
《國語辭典》:孤寡  拼音:gū guǎ
1.孤儿寡妇。《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2.古代王侯的谦称。《战国策。齐策四》:「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
《國語辭典》:寡合  拼音:guǎ hé
性情乖异,难与人相合。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杨文公以文章擅天下,然性特刚劲寡合。」
《國語辭典》:寡妻  拼音:guǎ qī
1.正室。《诗经。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2.无夫的妇人。唐。杜甫〈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漢語大詞典》:寡与(寡與)
犹寡合。谓不与世俗合流。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茅屋数椽,穜稑百亩,仅给衣食,如 吴介肃 之高持;刚介寡与,誓不营私,终身不渝,如 何文肃 之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