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详刑寺(詳刑寺)
官署名。即大理寺。 唐 龙朔 二年改称。新唐书·百官志三:“ 龙朔 二年,﹝大理寺﹞改曰详刑寺。”
《漢語大詞典》:仙峰寺
寺名。在 四川省 峨眉县 峨眉山 。古名 慈延寺 ,一名 仙峰禅院 。创建于 明 万历 间, 清 代曾重修。背负危岩,面 华严峰 ,林木葱茏,远离尘寰,深邃幽寂,盛夏如秋,有 九老洞 、 三皇台 等名胜。
《漢語大詞典》:修定寺塔
修定寺 在 安阳 县城西北 清凉山 南麓。 修定寺 创建于 北魏 ,后屡有兴废,今仅存 唐 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分类字锦》:廨寺棋分(廨寺棋分)
王勃九成宫颂序屯营栉比对阁道而斜趋廨寺棋分混文昌而外属
分类:廨署
《国语辞典》:麓山寺碑  拼音:lù shān sì bēi
唐代李邕撰文并书、黄仙鹤刻的碑文。唐开元十八年(西元730)立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行楷书,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字,碑额篆书「麓山寺碑」四字。字势豪逸,为李邕所书碑中之杰出者。也称为「岳麓寺碑」。
《国语辞典》:鹿港龙山寺(鹿港龙山寺)  拼音:lù gǎng lóng shān sì
台湾中部有名的古迹。是开台最早的佛寺。位于彰化县鹿港镇。创建年代约于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建材全由泉州运来,格式亦仿泉州开元寺,规模宏伟,气象古朴、庄严,为台湾古刹之首。供奉的主神是观世音菩萨,为铜铸的金身。本寺因深具泉州建筑艺术价值,受建筑及美术界的重视,现列为一级古迹。
《国语辞典》:札什伦布寺(札什伦布寺)  拼音:zhá shí lún bù sì
位于西藏日喀则城西都布山前的佛寺。为后藏的首寺,班禅喇嘛的驻地。
《国语辞典》: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  拼音:huǒ shāo hóng lián sì
戏曲剧目。清代故事戏。叙红莲寺僧知圆私抢妇女,并押禁湖广巡抚卜文正,陆小青及柳迟、甘联珠等率兵围寺,救出卜文正,火烧红莲寺。后知圆求助甘瘤子,夜入抚衙,掳去卜文正,昆崙派笑道人遣其徒众十二人,与柳迟、甘联珠等击败甘瘤子,再救回卜文正的故事。
《国语辞典》:大小金瓦寺  拼音:dà xiǎo jīn wǎ sì
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境内的喇嘛庙。占地约三百多亩,分为大金瓦寺与小金瓦寺。里有活佛两百多人,喇嘛三千多人。
《国语辞典》:男僧寺对著女僧寺(男僧寺对著女僧寺)  拼音:nán sēng sì duì zhe nǚ sēng sì
(歇后语)没事也有事。出家人应六根清净,戒除色欲,但和尚庙的对门即为尼姑庵,彼此距离太近,易引起他人的揣测。比喻瓜田李下,难免有不清不白的嫌疑。《金瓶梅》第三九回:「我听得说,你住的观音寺,背后就是玄明观。常言道:『男僧寺对著女僧寺──没事也有事!』」
《国语辞典》:钟在寺里,声在外边(钟在寺里,声在外边)  拼音:zhōng zài sì lǐ,shēng zài wài biān
(谚语)比喻为人处世,自有声名在外。《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常言『钟在寺里,声在外边』,又道『路上行人口是碑』,好歹少不得有人传说,如何禁得人口嘴呢?」
《国语辞典》:炳灵寺(炳灵寺)  拼音:bǐng líng sì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是著名的石窟寺院。开凿于西秦建弘元年,经北魏、北周至明,有洞窟三十四个,佛龛一百四十九个。洞窟格式与龙门、云冈相似,佛龛风格采复钵式塔形,为此地石窟的特徵之一。
《国语辞典》:大招寺  拼音:dà zhāo sì
位于西藏首府拉萨西北马尔布里山上的布达拉宫。参见「布达拉宫」条。
《国语辞典》:地藏寺  拼音:dì zàng sì
供奉地藏菩萨的庙宇。《水浒传》第五一回:「朱仝帮住雷横、吴用,三个离了地藏寺,径出城外。」《金瓶梅》第二六回:「自买了一具棺材,讨了一张红票,贲四、来兴儿同送到门外地藏寺,与了火家五钱银子,多架些柴薪才待发火烧毁。」
分类:供奉庙宇
《漢語大詞典》:驺寺(騶寺)
骑从侍役。晋书·舆服志:“革带古之鞶带,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騶寺皆服之。”南史·齐衡阳公谌传:“左丞 沈昭略 奏:‘凡有卤簿官,共乘不得兼列騶寺。’”
分類:骑从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