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利导
迎导
指导
导迷
诲导
导化
骑导
导诱
传导
玉导
呵导
浚导
导官
导圣
导首
《漢語大詞典》:利导(利導)
引导。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先王以为众不可以力胜也,故制行不以己,而以中人为制,所以因其欲而利导之。” 梁启超 《译印政治小说序》:“善为教者,则因人之情而利导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
分類:引导
《漢語大詞典》:迎导(迎導)
迎接导引。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顾见其间,神鬼百怪、宝幢、羽盖、鸣螺、击鼓鈸、执金炉,迎导者甚众。”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众人拥他出府上马,乐人迎导而去,直到旧府。”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江 南俗例:新婚者皆鼓吹迎导。”
分類:迎接导引
《國語辭典》:指导(指導)  拼音:zhǐ dǎo
指示引导。如:「指导教授」、「论文指导」。
《韵府拾遗 齐韵》:导迷(导迷)
沈与求水母诗使虾导迷作双睛乃能接迹蚌与蛏
《漢語大詞典》:诲导(誨導)
亦作“ 诲道 ”。 教诲诱导。《梁书·刘孝绰传》:“殿下诲道观书,俯同好学,前载枉直,备该神览。” 宋 范仲淹 《縢公夫人刁氏墓志铭》:“自先太博之遗世也,二子尚幼,夫人夙夜诲导。”
分類:教诲诱导
《漢語大詞典》:导化(導化)
佛教用语。导引教化。《无量寿经上》:“如来导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禪慧开导众人。”
《漢語大詞典》:骑导(騎導)
骑马前导。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太平兴国 中,择军中善乐者,初曰‘引龙直’,以备行幸骑导。”
《漢語大詞典》:导诱(導誘)
引导启发。诗·周颂·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毛 传“训,道也” 唐 孔颖达 疏:“教训者,所以导诱人,故训为道也。”参见“ 导牖 ”。
分類:引导启发
《漢語大詞典》:导牖(導牖)
引导启发。 康有为 《屠梅君谢官归索诗为别》:“士气皆驯良,大义易导牖。”
分類:引导启发
《國語辭典》:传导(傳導)  拼音:chuán dǎo
两物体接触时,温度或电流由一物体传至另一物体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玉导(玉導)
冠饰名。用以引发入冠帻之内。晋书·桓玄传:“ 益州 督护 冯迁 抽刀而前, 玄 拔头上玉导与之。”旧唐书·舆服志:“﹝天子﹞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幘,双玉导,加寳饰。”辽史·仪卫志二:“﹝皇帝﹞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幘,双玉导,加寳饰。” 元 张雨 《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词:“玉导纤长,顿化作 云英 香荚。”参阅 明 杨慎 丹铅续录·簪导
《國語辭典》:呵导(呵導)  拼音:hē dǎo
旧时达官贵人出行时,前导人员呼喝行人避路称为「呵导」。《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钦若居第在太庙后壖,自言出入诃导不自安,因易赐官第于安定坊。」
《漢語大詞典》:呵道
亦作“ 呵导 ”。 指封建时代官员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亦泛指为权势者开路。 唐 裴铏 《传奇·马拯》:“此是倀鬼,被鬼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史·刘温叟传:“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御楼也。” 元 顾瑛 《次铁雅先生无题韵》:“朱衣小队高呵道,粉笔新图徧写真。” 清 刘銮 《五石瓠·珠冠价》:“﹝尚书 张忻 夫人﹞行步出户,婢女呵导如官仪,则宫庭不足异矣。”
《漢語大詞典》:浚导(浚導,濬導)
疏导。 宋 叶适 《财计上》:“衣食之具,或此有而彼亡,或彼多而此寡……或其源虽在而浚导之无法,则其流壅遏而不行。”
濬導:疏导。 清 龚自珍《对策》:“《尧典》言便章, 禹 功在濬导,官人昉自 成周 ,控边莫详 西汉 。”
分類:疏导
《漢語大詞典》:导官(導官)
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 汉 置,少府属官, 东汉 时改属大司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 颜师古 注:“导官主择米。”
《韵府拾遗 敬韵》:导圣(导圣)
法苑珠林现生现灭导圣导凡
《漢語大詞典》:导首(導首)
前导;领头。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 唐 王维 《西方变画赞》:“愿以西方为导首,往生极乐性自在。”
分類:前导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