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73,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业冤
小衍
小暄
小傒
小污
小讲
小节目
小涂
小溲
小死
小绶
小尼
小年夜
小票
小毛公
《漢語大詞典》:小业冤(小業冤)
犹言小冤家。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一折:“哎,你箇不识忧愁小业寃,諕得我魂魄萧然,言语狂颠。”
《漢語大詞典》:小衍
谓以天数五与地数五相合而推衍卦义。 关朗 《关氏易传·大衍义》“大耦而言,则五十也” 隋 赵蕤 注:“上文谓小衍则十,盖小耦尔;今言大耦则五十,是大衍也。”参见“ 大衍 ”。
《漢語大詞典》:大衍
(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 韩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 孔颖达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恭记》诗之二:“运是太和春不老,数纔大衍日方中。”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僕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
(2).广大的沼泽地。管子·七臣七主:“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 尹知章 注:“倮谓焚烧,令荡然俱尽。” 郭沫若 等集校:“ 洪颐煊 曰:‘倮当作僇。’ 王念孙 曰:‘僇即疁字也……僇大衍者,谓火焚其草木也。’”
(3).历法名。详“ 大衍历 ”。
《漢語大詞典》:小暄
微暖。 宋 杨万里 《积雨小霁》诗:“雨足山云半欲开,新秧犹待小暄催。”
《漢語大詞典》:小傒
见“ 小奚奴 ”。
《國語辭典》:小奚奴  拼音:xiǎo xī nú
年幼的侍童。唐。李商隐 李贺小传:「恒从小奚奴骑駏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分類:小男男仆
《漢語大詞典》:小污
谓略低,较差。孟子·公孙丑上“ 宰我 、 子贡 、 有若 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汉 赵岐 注:“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阿其所好。”
病和死的讳称。《后汉书·蔡邕传》:“有司数以蕃国疎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 李贤 注:“小污,谓病及死也。”
分類:较差
《漢語大詞典》:小讲(小講)
(1).即小经筵。 清 孙承泽 春明梦馀录·文华殿:“其大经筵及早朝即如旧仪。若小讲则必择端介博雅之儒臣侍班进讲。”参见“ 小经筵 ”。
(2). 元 代科举文章中“冒子”的内容之一。 清 陶福履 常谈·四书文:“ 元仁宗 皇庆 初復科举,仍用经义,体式小变。其文有破题、接讲、小讲,谓之冒子;冒子后入官题,官题下有原题、大讲;餘意亦曰从讲。又有原经,亦曰考经;有结尾。”
(3). 明 清 八股文之“起讲”亦称“ 小讲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这段文字全得力於他那破题的‘为大圣以学御世,宜非执名以求者所知也’的两句。所以小讲才有那……几句名贵句子。”
《漢語大詞典》:小经筵(小經筵)
明 代经筵外讲经书之制。亦称“ 小讲 ”。 清 孙承泽 春明梦馀录·文华殿:“至于日讲官凡四员,日轮二员,讲毕,上諭:‘先生喫酒饭。’皆跪承旨行礼。礼前后皆一拜三叩头。出宴於 文华门 外西廡。禁中谓之‘小经筵’,亦谓之‘小讲’。”
《國語辭典》:小节目(小節目)  拼音:xiǎo jié mù
1.短的表演或比赛等节目。如:「在大会进行中穿插一些歌唱等小节目,舒缓一下紧张严肃的气氛。」
2.琐细事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做州县官的,只能把大出进的地方防閒住了,那小节目,不能处处留心,只得由他去的了。」
《韵府拾遗 鱼韵》:小涂
见上。
《漢語大詞典》:小溲
小便,撒尿。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分類:小便撒尿
《漢語大詞典》:小死
犹半死。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常是一顿打,就打一个小死。”《西游记》第八十回:“纵无此事,也要问个拐带人口:师父追了度牒,打个小死。”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原来 沈秀 有一件病在身上,叫做‘主心餛飩’,一名‘小肠疝气’,每常一发一箇小死。”
分類:半死
《分类字锦》:小绶(小绶)
唐书车服志:皇后之服三袒衣者,燕见宾客之服也。十二钿,服用杂色而不画,加双佩小绶。
分类:组绶
《漢語大詞典》:小尼
(1).年幼的尼姑。 唐 白居易 《龙花寺主家小尼》:“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
(2).女尼自谦之称。镜花缘第五五回:“诸位小姐如要拈香,不过一墻之隔,小尼奉陪过去。”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小票  拼音:xiǎo piào
1.面值较小的钞票。如:「他将千元大钞兑换成小票,以方便花用。」
2.一种拘捕犯人的拘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就写个小票,掣了一根签,差个公人李信,速拿尼僧真静解院。」
《漢語大詞典》:小毛公
指 汉 代 赵 人 毛萇 。 毛亨 与 萇 俱传,世称大、小 毛公 。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汉 郑玄 注:“ 毛 者,传人姓。既有 齐 、 鲁 、 韩 三家,故题姓以别之。或云 小毛公 加‘毛诗’二字。”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毛诗:“ 荀卿 授 鲁国 毛亨 , 亨 作詁训传以授 赵国 毛萇 。时人谓 亨 为 大毛公 , 萇 为 小毛公 。以其所传,故名其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