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利喙
(1).尖利的嘴。《文选·张衡〈东京赋〉》“利觜长距” 三国 吴 薛综 注:“利喙长距。”《西游记》第二一回:“﹝ 行者 ﹞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花脚蚊虫,真个小巧!有诗为证。诗曰:扰扰微形利喙,嚶嚶声细如雷。”
(2).谓口齿伶俐。参见“ 利喙赡辞 ”。
《國語辭典》:利喙赡辞(利喙贍辭)  拼音:lì huì shàn cí
形容口齿伶俐,辞令优美。唐。皇甫枚《王知古》:「直方延之。睹其利喙赡辞。不觉前席,自是日相狎。」
《國語辭典》:刺耳  拼音:cì ěr
1.形容声音尖锐或吵杂。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诗:「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2.言语不中听。《文明小史》第三六回:「纬卿听他说的话很觉刺耳,心中有些不乐。」
《國語辭典》:峭厉(峭厲)  拼音:qiào lì
锋芒外露。《论语。阳货》「古之矜也廉」句下宋。朱熹。集注:「廉,谓棱角峭厉。」
《漢語大詞典》:句爪
尖利钩形的爪。借指猛禽。《淮南子·本经训》:“凤凰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於是鷙矣。” 高诱 注:“句爪,鹰、鸇之属也。” 晋 傅玄 《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分類:尖利猛禽
《漢語大詞典》:啸叫(嘯叫)
尖利而悠长地鸣叫。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从集体马棚那个方向,传来吐噜噜的马的啸叫声。”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西北风滚过白茫茫的山岭,旋转啸叫。”
《國語辭典》:惨厉(慘厲)  拼音:cǎn lì
悽惨、悲凉。如:「那惨厉的叫声,教人听来毛骨悚然。」
《漢語大詞典》:呼虓
呼啸。发出尖利曼长的声音。 宋 苏舜钦 苏舜元 《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 羌 贼胆开凶燄豪。”
《漢語大詞典》:锋石(鋒石)
尖利的山石。 南朝 宋 鲍照 《行京口至竹里》诗:“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復仄。”
分類:尖利山石
《漢語大詞典》:锐厉(鋭厲)
1.苛刻而严厉。 阿英 《小品文谈》:“这时候,因为革命青年、学者,很多的跑到 广东 ,而新闻的封锁政策,也愈加锐厉。”
2.尖利,声音高而刺耳。 王西彦 《母性》:“直到汽笛重行发出锐厉的鸣叫,列车又开始它无穷的历程。”
《漢語大詞典》:修凿
以尖利工具将 表面平整并使光滑。例如:修凿花岗岩块。
在建筑石料的表面錾出一些斜交平行沟纹以进行修整
《漢語大詞典》:刀叶(刀葉)
(1).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叶。正法念处经·地狱品四:“所谓多有大利剑树高一由旬,刀叶甚利,树茎炎热,烟毒炽盛。”
(2).刀片。 巴金 《秋》三十:“ 王氏 那对胜利者的威逼的眼光却不肯放松这张带可怜相的脸,它们象锋利的刀叶在那上面刮来刮去。”
《國語辭典》:刀子嘴,豆腐心  拼音:dāo zi zuǐ,dòu fu xīn
(谚语)比喻嘴硬心软。如:「他骂人虽不留馀地,但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
《漢語大詞典》:唇尖舌利
言词尖利。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况有姦邪 伯嚭 ,覆邦家脣尖舌利,忠良应阻隔,国势定支离。”
分類:尖利
《漢語大詞典》:锐冽
尖利凛冽。 王西彦 《风雪》一:“ 海仑 感到从窗口吹逼进来的风更其锐冽了。”
分類:尖利凛冽
《漢語大詞典》:精唇泼口(精唇潑口)
形容尖利泼辣的唇吻。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那厮可便舒着腿脡,他可早叉着门桯,精唇泼口毁駡人。”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则愿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覰,怎便精唇泼口,駡到有三十句。”
分類:尖利泼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