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4,分4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尽
未尽
尽日
无尽
尽是
尽心
春尽
尽力
尽言
尽瘁
兴尽
尽忠
消尽
力尽
曲尽
《國語辭典》:不尽(不盡)  拼音:bù jìn
1.不完全、不完整。《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文选。王粲。登楼赋》:「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閒。」
2.无穷尽、无限。《红楼梦》第六四回:「贾珍当面告诉了他尤老娘应允之事。贾琏自是喜出望外,感谢贾珍贾蓉父子不尽。」
《国语辞典》:未尽(未尽)  拼音:wèi jìn
1.没有尽到。如:「未尽地主之谊,尚请见谅。」
2.没有竭尽。如:「未尽如人意」。三国魏。嵇康〈琴赋。序〉:「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
《國語辭典》:尽日(盡日)  拼音:jìn rì
整天、终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数日内登高会再接教,可以为尽日之谈。」
《國語辭典》:无尽(無盡)  拼音:wú jìn
没有穷尽、止境。如:「伟人已逝,但国人仍对他有无尽的怀念。」
《國語辭典》:尽是(盡是)  拼音:jìn shì
全部都是。如:「瞧他说得口沫横飞的,却尽是些废话。」《平妖传》第三六回:「就兵马队里捲起一阵黄沙来,罩得天昏地黑。黄沙内尽是神头鬼脸之人,引著许多豺狼虎豹前来冲阵。」
分類:到处
《國語辭典》:尽心(盡心)  拼音:jìn xīn
竭尽心思。《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红楼梦》第六回:「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漢語大詞典》:春尽(春盡)
(1).春去,春天结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 桂岭 瘴来云似墨, 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
(2).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國語辭典》:尽力(盡力)  拼音:jìn lì
竭力。《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老残游记》第四回:「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段太辣些!」
《國語辭典》:尽力(儘力)  拼音:jǐn lì
极尽全力。《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惇乃与曹洪分为两翼,马军先出,步军后随,尽力攻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氏心里爱得紧,只怕他心上不喜欢,极意奉承,滕生也尽力支柱。」
《國語辭典》:尽言(盡言)  拼音:jìn yán
1.规劝的直言。《国语。周语下》:「惟善人能受尽言。」
2.全部说出来。《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國語辭典》:尽瘁(盡瘁)  拼音:jìn cuì
竭尽心力。多指勤劳国事而言。《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每逢酒后,便高声背诵,念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往常叹数声,大哭而罢。」
《国语辞典》:兴尽(兴尽)  拼音:xìng jìn
兴致竭尽。《晋书。卷八○。王羲之传》:「乘兴而行,兴尽而反。」《红楼梦》第六三回:「原要这样才有趣,必至兴尽了,反无后味了。」
分类:兴致竭尽
《國語辭典》:尽忠(盡忠)  拼音:jìn zhōng
竭尽忠诚。多指尽瘁国事或殉身国难。《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三国演义》第二○回:「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
《漢語大詞典》:消尽(消盡)
(1).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听了这话,心里便暗暗的着实敬服这位先生,早把那盛气消尽。” 鲁迅 《彷徨·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漢語大詞典》:力尽(力盡)
力气用尽。左传·昭公十一年:“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主人频问遣妖术,力尽计穷音响悽。” 鲁迅 《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三)》:“ 语堂 是除办事教书之外,还要防暗算,我看他在不相干的事情上,弄得力尽神疲,真是冤枉之至。”
《漢語大詞典》:曲尽(曲盡)
(1).委曲而详尽。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乐天 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经四》:“凡可以教余兄弟者,无不曲尽,故舍弟亦忝登甲第。”参见“ 曲尽其妙 ”。
(2).竭尽。 唐 白居易 《记画》:“凡十餘轴,无动植,无小大,皆曲尽其能,莫不向背无遗势,洪纤无遁形。”《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是夜, 美娘 吹弹歌舞,曲尽平生之技,奉承 秦重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三节:“大国对小国,不是攻伐,便是迫令献纳贡赋和贿赂,还得表示出曲尽恭顺的礼貌。”
《國語辭典》:曲尽其妙(曲盡其妙)  拼音:qū jìn qí miào
将事物的妙处都能生动细致的表现出来。形容表现的手法非常高妙。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从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宋史。卷二五二。郭从义传》:「从义易衣跨驴,驰骤殿庭,周旋击拂,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