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螫手解腕
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后以“螫手解腕”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景 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 柳昕 奉啟於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 关中 ,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 高氏 ,岂见客於 宇文 !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亦省作“ 螫手 ”。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 儼 ﹞上表求宿衞,辞情哀切,帝览之惻然。 杨素 进曰:‘伏愿圣心同於螫手,不宜留意。’”
《國語辭典》:热敷(熱敷)  拼音:rè fū
一种用湿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覆盖身体表面的局部治疗法。身体表面加热,可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增进并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郁血。使局部血液增加,亦可使白血球集中而有利于早期炎症的消除。对局部也有镇静、止痛和松弛肌肉紧张的作用。也称为「热疗」。
《國語辭典》:军事管制(軍事管制)  拼音:jūn shì guǎn zhì
在战时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以军事行动对当地的人、事、时、地、物所作的有效管制,使能达到某一特定目的。
《國語辭典》:揪痧  拼音:jiū shā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治病方法。通常用手揪颈项、咽喉及额头等处,使其局部充血,以减轻内部炎症。
《漢語大詞典》:疽肿(疽腫)
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左传·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疡於头” 唐 孔颖达 疏:“ 荀偃 病此疽肿,肿溃,遂生创於头。”
《國語辭典》:窥豹一斑(窺豹一斑)  拼音:kuī bào yī bān
比喻所见狭小,未见全貌。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三经新解未能遍阅,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也作「管中窥豹」。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漢語大詞典》:罗之一目(羅之一目)
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五:“一目之罗,不能得鸟,得鸟者罗之一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