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7—1764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百二砚田富翁、荆蛮民等二十多种。中年遍游南北,以后居扬州近二十年,为扬州八怪之一。书法古劲,有所创新,自称“漆书”。五十以后始从事绘画,初画竹、梅,继画马,最后画佛,画法独创一格,拙厚静逸。乾隆元年举鸿博,不赴。亦工诗。有《冬心先生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三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钱塘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有《冬心先生集》。
词学图录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典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即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扬州八怪之一。久居扬州。平生未仕,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妻亡无子。著《冬心题画》、《冬心画记》、《冬心诗钞》、《论画杂诗二十四首》、《冬心先生集》、《冬心杂画题记》、《冬心斋砚铭》、《冬心先生自度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41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璱人,号定庵,更名巩祚。龚丽正子。道光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礼部主事。寻告归。博学负才气。早年从学于外祖父段玉裁。以后究心经世之学,并接受经今文学派观点。于经通《公羊春秋》,于史长西北舆地,批判清朝专制统治造成“万马齐喑”局面,鼓吹振衰起敝,进行改革,为晚清思想界先驱者。晚年颇受佛教天台宗影响。诗文均自成一家,以奇才名天下。有《定庵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五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蛩祚,仁和人。道光己丑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礼部主事。有《定盦集》。
词学图录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人,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陵山民。仁和(今杭州)人。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内阁中书,迁礼部主事。告归。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少从外祖父段玉裁学。后又入刘逢禄之门治公羊学。又精史学、佛学。与魏源并称"龚魏",为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有《定庵诗集》、《定庵文集》、《定庵词》。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5—1864 【介绍】: 清浙江镇海人,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举人。遍读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诗词、骈体文皆闻于时,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诗篇反映鸦片战争时情事,悲愤激昂。又著《今乐考證》,为研究戏曲史重要资料。集名《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七
姚燮,字梅伯,号复庄,镇海人。道光甲午举人。有《大梅山馆集》。
词学图录
姚燮(1805-1864) 字梅伯,一作某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于学无所不窥,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皆所涉猎。又精绘事,擅画梅。诗与彭兆荪近。编有《蛟川诗系》。有《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今乐考证》、《读红楼梦纲领》。
沧海遗珠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以著述教授终身。著有《复庄诗问》十二卷。
疏影楼词·自序
词小道也,然均不骚雅则俚,旨不微婉则直,过鍊者气伤于辞,过疏者神浮于意,而叫嚣积习淫曼为工者尤弗取。余幼辄耽此,蓃宋元以来诸家名集,沈浸讨索,效之似,锢之益深。迨弱冠后,日与世涉,哀乐渐多,兼以友朋宴游,饥寒驱逐,每有感触,即寄之。数年以往,共得千阕馀,并少作删存六一,釐为五卷,各以类从。此中甘苦,余颇自信。其有合于古人之旨否,余未敢自断也。成连安在乎?吾抱琴以俟之。道光十三年癸巳五月端四日,姚燮自记于怡道山庄。
胡远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86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公寿,画以字行,号瘦鹤,又号横云山民。能诗,善书画。书法颜真卿,画以湿笔取胜,尤喜画梅。咸丰间寓上海,与李善兰、胡震交善,卖画为生。有《寄鹤轩诗》。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虚谷(1823-1896) 俗姓朱,名怀仁。后出家,名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以字行,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本籍新安(今安徽歙县),移家广陵。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出家,不茹素,不礼佛,惟以书画自娱。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仁和高聋公编次《虚谷和尚诗录》一卷。
赵尔萃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尔萃(1851年—1917年),字公庆,号小鲁,又作筱鲁,晚号傲来山民,汉军正蓝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补夏津县知县。初到任时,适逢连日降雨不停,致使大运河夏津段决口,洪水顺西沙河北流至武城县甲马营入卫河,淹没两岸大片农田,武城县为保农田,便筑堤防水。但是洪水不泄,夏津县的农田与房舍就会受灾,所以夏津县便有人扒堤泄水。武城筑堤,夏津扒堤,双方村民反复以此对抗,最后武城县乡户武装巡堤,双方斗争随暂时中断,但事态已然升级。夏津县境内洪水越积越多,县民涌向县衙,赵尔萃遂出衙乘舟视灾。武城方面不知其为夏津知县,便用鸟铳威胁来人,赵尔萃则大呼:“我是夏津知县,你们朝我开铳,不要打百姓!”之后赵尔萃登岸与武城方面的主事者商讨,最终平毁堤坝,从而顺利泄洪。夏津县数十村庄得以保全,武城方面村庄也安然无事,继而,又督工庀材堵塞运河决口,派人日夜巡视。后以三品道员身份任直隶候补道,旋即辞官。辞官后在泰安居住,在泰城南关曾有赵家公馆,1917年卒于泰安,终年66岁。有文章《天然池记》。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德辉(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焕彬,一字渔水,号郋园,一号直山,自署朱亭山民、丽廔主人。因出过天花又称叶麻子。湖南湘潭人,籍贯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为清末至中华民国初期的著名学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守旧派——“翼教派”的领袖。叶德辉的父亲叶雨村于太平天国时从江苏吴县迁居湖南长沙经商,为了应考科举,叶家捐银200两取得湘潭县籍。叶家世居于坡子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据《申报》在1913年报导,坡子街为叶氏父子营业的地方,叶父任本街团总。父殁,族人推举叶德辉接替,并任全城商团团长。叶德辉八岁入学,学习《四书》、《说文解字》、《资治通鉴》等古学。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主事,但他到任不久,便以乞养为名,要求开缺回籍,从此不再任官。叶德辉曾与他的太老师王先谦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赞成复辟君主制。1915年8月,当筹安会发起讨论改变国体,叶德辉即在湖南长沙组织筹安会分会,鼓吹恢复帝制。1927年4月11日,湖南农工商学各界团体在长沙召开「农民协会公审大会」,以「封建馀孽、豪绅领袖」的罪名,将叶在浏城桥门外的识字岭枪决。然认为,叶德辉是由受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授权成立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的。其子叶尚农写给日人松崎柔甫的信(刊桥川时雄编「文字同盟」第5号)道出其父死因:
范振绪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范振绪(1872年—1960年),字禹勤,号南皋,晚号东雪老人、太和山民,甘肃省靖远县人。清末进士,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书画家。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张珍怀(1916-?) 女,别署飞霞山民。浙江永嘉人。诗人、文字学家张之纲文伯第三女。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受古文学于王瑗仲、钱仲联,又问词于夏吷庵、龙榆生、夏瞿禅,长期从事教学及古籍整理工作。与夏承焘合著《域外词选》,有《词韵简编》、《日本三家词笺注》、《阳春白雪笺》、《清闺秀词选》、《飞霞山民词稿》(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