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岳坟(岳墳)  拼音:yuè fén
岳飞的墓。位于浙江省杭县栖霞岭下,面对西湖。
《國語辭典》:岳家军(岳家軍)  拼音:yuè jiā jūn
岳飞所率领的兵卒、部队。《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成闻飞将至,惊曰:『岳家军来矣。』即分道而遁。」宋。陆游 书愤诗:「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国语辞典》:精忠柏  拼音:jīng zhōng bó
宋代岳飞在风波亭遇害时,亭外的柏树即刻枯死,时人以为是与岳飞之死相应,故称为「精忠柏」。原在浙江省杭县城内,咸丰年间被兵火燬为九截,今尚存八段,清末移置西湖岳墓旁,色黑,坚如金石。
《国语辞典》:关岳(关岳)  拼音:guān yuè
关羽与岳飞的合称。民国三年,政府颁令合祀于武庙。
《國語辭典》:风波亭(風波亭)  拼音:fēng bō tíng
1.南宋时大理寺狱中有风波亭,在今浙江省杭县城内,宋岳飞遇害之处。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的经过。
《国语辞典》:精忠旗  拼音:jīng zhōng qí
1.宋岳飞与金人持战,屡战皆胜,绍兴三年,平定闽广群盗之后,高宗亲手写下「精忠岳飞」的字样制旗赐之,称为「精忠旗」。
2.传奇名。疑为李梅实作,明冯梦龙改定,内容是演述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国语辞典》:八大锤(八大锤)  拼音:bā dà chuí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宋朝岳飞被金兀朮义子陆文龙所败,参军王佐断臂诈降,赴金营说服陆文龙归宋,并与岳飞联手,大破金兵。剧中宋将岳云、严成方、狄雷、何元庆都使用双钟,所以剧名称为《八大锤》。亦称为《断臂说书》、《朱仙镇》、《车轮大战》。
《漢語大詞典》:岳飞庙(岳飛廟)
民间习称“岳王庙”。 宋 代名将 岳飞 的祠庙。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 栖霞岭 下。 南宋 隆兴 元年(1163年), 孝宗 即位, 岳飞 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 嘉定 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 智果院 为祠庙,即今之 岳王庙 。现存建筑系 清 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 河南省 汤阴县 亦有 岳飞庙 。在 汤阴 县城西南隅。建于 明 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 岳云殿 、 四子殿 、 孝娥殿 、 岳珂殿 、 三代祠 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 岳飞纪念馆 。
《漢語大詞典》:赢官人(贏官人)
宋 时人对 岳飞 养子 岳云 的赞称。宋史·岳云传:“ 云 , 飞 养子。年十二,从 张宪 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
分類:岳飞养子
《国语辞典》:精忠说岳传(精忠说岳传)  拼音:jīng zhōng shuō yuè zhuàn
书名。演述宋岳飞事迹。有多种版本,最初由明熊大木大宋中兴岳王传删改而成,今通行本为清钱彩所作的说岳全传,但内容多不合史实,并杂以神怪因果之说。
《国语辞典》: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拼音:wén guān bù ài qián,wǔ guān bù pà sǐ
宋代名将岳飞,皇帝询问他天下何时可太平,他认为只要文臣不贪财、武臣不畏死,则天下就太平了。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国语辞典》:中原板荡(中原板荡)  拼音:zhōng yuán bǎn dàng
比喻国家动荡不安,十分危急。宋。岳飞〈五岳祠盟题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馀战。」
《国语辞典》:直捣黄龙(直捣黄龙)  拼音:zhí dǎo huáng lóng
宋时名将岳飞讨伐金人,金兵屡败,多来归降。岳飞锐不可挡,乃以直抵金人都城黄龙府与部下相激勉。典出《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后用以指直接攻入敌人都城要地。清。蒲松龄《代王玉斧戏答王抡史》:「他日直捣黄龙,纵军旁掠,则切肤之灾,弟亦不能卵翼之矣。」
《国语辞典》:正名责实(正名责实)  拼音:zhèng míng zé shí
辨正名称以求与事实相符。宋。岳飞〈申府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劄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
《漢語大詞典》:黄龙痛饮(黄龍痛飲)
宋 金 交战, 岳飞 曾说要直捣 黄龙府 ,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 黄龙 痛饮, 岳武穆 之是法;马革裹尸, 汉 伏波 之未死。” 郁达夫 《祝中兴俱乐部两周年纪念》诗:“ 黄龙 痛饮须臾事,佇待南颁报捷辞。” 续范亭 《五百字诗》序:“ 黄龙 痛饮炮千鸣,好与先生祝寿考。”亦省称“ 黄龙饮 ”。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之九:“指北 黄龙 饮,从西天马来。”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何年共遂 黄龙 饮,斫尽胡儿著伟勋。”参见“ 黄龙 ”。
《國語辭典》:黄龙(黃龍)  拼音:huáng lóng
1.黄色的龙。《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2.地名。金国都城。宋金交战时,岳飞曾说要直捣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后泛指敌人的都城。如:「直捣黄龙」。
3.佛教禅家七宗之一。参见「黄龙派」条。
4.年号:(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29~231)。(2)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49)。